孙悟空取经之后的结局是什么?作者吴承恩不敢写

孙悟空取经之后的结局是什么?作者吴承恩不敢写,怕吓坏小孩子!

《西游记》是大家从小看到大的小说。其中的孙悟空更是绝大部分小孩子心目中的盖世英雄,小说改拍成影视剧,活了一个六小龄童。更是让其后反派的很多演员名声大涨。孙悟空这个角色像是有自己独立的灵魂一样,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悟空随着唐僧取经,要还清大闹天宫造下的杀孽,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成为了斗战圣佛。也算是功德圆满,四师徒一起回到长安讲经念法,看起来是个不错的结局。但是悟空真正的结局显然要惨烈的多,吴承恩不敢写,写出来必然也会破坏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尤其会吓坏小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小编一一道来。悟空本来是须弥山边,东胜神洲上的一块灵石,天地精气,日月精华让这块石头孕育了灵胎。悟空从石头中腾空而出,因为石头靠着花果山,花果山上都是些猴子。这灵胎比作猴子的模样幻化了一个形象。猴子的命数不在五行之内,不在六界之中,比其他的猴儿自然是要聪慧太多,成为了猴王。他不像猴子们一样每天只要填饱肚子,他整天想着的是要出门学艺。

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了一身武艺,夺天地造化。这世间无人能打败他。他也没想过要称霸天下。菩提祖师给他取名悟空,是因为他全然没有半点人的贪欲,是个干净的猴子,悟空的意义一方面是表达了悟空的干净,色与空与悟空而言从来都不用悟,他天生就是如此。另一方面,菩提祖师似乎也知道,这猴子的秉性,未来一定是要吃大亏的,人世险恶,神佛都如此。

有了本领的悟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入地府灭鬼。龙王对他俯首称臣,阎王对他恭恭敬敬,连玉帝也要怕他三分。他从来不要这些虚的,下东海是借兵器,但龙王将他做假想敌。下地府为猴子们续命,但是他不懂轮回因果只谈爱恨,上九天是不得已,被玉帝给坑骗了。玉帝以他的猴儿们做要挟,他最终在五指山下喝铜汁铁水,烈风冰雹500年。

唐僧说是救它,但是又给他戴上紧箍咒,几次三番抛弃他不信任他。但是他还是保护唐僧到底。漫漫西天路。沙僧无能,八戒无义。只有他和那匹马从来对唐僧没有二心。心许他和那匹白龙马都怕了,一个怕了500年的极刑,一个怕了被人乘骑的屈辱。只等着功德一了就能自由天地。

悟空最后的结局人人都以为是圆满的,斗战胜佛看起来就是很风光的佛。但是正如唐僧的功德佛且不能有自己的神祇,悟空更是一个虚名罢了。不会有他的金身造像。说到底就是个安慰奖。下了紧箍咒,又要被困在佛教。而身为龙的白龙马,完成任务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西海。因为西天佛的所在地,有专吃龙肉的大鹏。

对于悟空而言,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一个翻了地府,翻了天宫,差点坐上玉帝宝座的人。一个受尽了500年屈辱的人,不会因为唐僧揭下那道符咒而轻易原谅,而天宫的大佬们,也断然不会将那些恩怨给抵消。更何况唐僧这个人,对众生关爱,但是唯独没有关爱过这个大徒弟。白骨精三难,唐僧冤他。紧箍咒一事,唐僧骗他,六耳猕猴一难,唐僧弃他。悟空被封为佛,但是心性仍然是那个睚眦必报的美猴王。当一切事了,掣肘他的势力都放松了。我不信他还会苟且偷生。况且,天宫也不会善罢甘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