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华,中日两国在贸易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

安倍访华,中日两国在贸易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

安倍访华

10月25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的专机徐徐降落在北京机场,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共同出席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招待会,李克强在致辞中指出,我们欢迎日方更加积极参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续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中日要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努力做亚洲乃至世界发展的稳定轴、增长极和动力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副会长倪月菊受邀参加了本次招待会,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她用了“兴奋、共赢、智慧”这三个关键词表达了参加招待会的切身感受,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网:时隔七年日本首相正式访华,今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40周年,您刚刚受邀参加了纪念招待会,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倪月菊:我觉得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次参加招待会的感受,这三个关键词就是兴奋,共赢,智慧。

第一个是“兴奋”。安倍首相在来中国之前,在飞机上发了一条推特,我们可以从这条推特中明显感受到安倍首相对这次访中十分期待也非常兴奋,安倍首相本人已经12年没来中国了,而日本首相正式访华也是7年前的事情,可以说安倍首相此次访问中国的激动心情是溢于言表的。

安倍访华,中日两国在贸易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

安倍来之前发的推特

安倍来之前发推特称:羽田机场有着清澈的蓝天。已经7年没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了。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也正因如此,首脑们更应该敞开心扉,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心话。我想通过这一契机,把日中关系推进到新的阶段。

之所以说“共赢”,从两国领导人的发言中就可以体会到。中日双方都认识到,40年的中日关系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日本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实践都是基于中日两国合作共赢才得以实现,合作共赢让双方都能获得进一步更大的发展。

“智慧”在李克强总理讲话中多次出现。李克强总理之所以反复强调“智慧”一词,我认为是对4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经验的精炼总结。40年历程中有发展也存在问题,磕磕绊绊不断。特别这一次,中日关系遇冷的持续时间较长,对中日之间尚存的问题,双方都有了充分的认识。但从老一辈领导人处理中日关系的经验来看,如果中日双方想要相向而行的话,就必须充分发挥双方的政治智慧。

中国网:在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用了“更”和“续写”两个词来欢迎日本参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对中日关系意味着什么?

倪月菊: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日两国“互惠”发展的40年。从1979年开始的日本对华ODA贷款,帮助中国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资金难的问题,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更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日本通过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成功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从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日双方充分认识到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改革开放的步子会越来越大,改革开放的红利将更加惠及世界,也给中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的机遇。

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就是希望中日两国携手努力,共同克服前进中的问题和障碍,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合作,续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中国网:李克强总理说,中日要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在此之前,安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称,日中两国应为加强WTO等多边自由贸易体制而保持合作。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是中日共识,虽然中日之前龃龉不断,但仍能达成这一共识,据您观察,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中日两国联手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决心有多大?

倪月菊:中日两国均是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和受益者。战后,日本正是通过“贸易立国”和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获得了极大发展,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向世界打开大门,并在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下,积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进而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因此,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中日两国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中日两国均在多种场合表达了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决心,中日双方这一共识是不可动摇的。当然,在具体的实现路径和方法上中日双方依然存在一定分歧,尚需要双方不断沟通和协调。

安倍访华,中日两国在贸易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冲击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中国网:有评论称,在逆全球化思潮和美国不断冲击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大背景下,中日两国开展合作有迫切性,对此您怎么看?

倪月菊:特朗普政府在“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政策下,以美国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不断向各贸易伙伴开火,而不顾及是否是“盟友关系”,日本也未能幸免。除了被加征钢、铝关税外,还可能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在双边经贸谈判中也给日本强劲施压。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方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是必然选择。

同时,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升级,中国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分散风险和压力。日本在物流交通、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等方面有很大的技术优势,与日本开展合作,也有助于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而中国巨大的市场优势也是日本所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