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蒸”是中國最為古老的烹飪方法之一,是火與水的交融,是水與食物的藝術昇華。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它常常以青菜、米飯、麵食、糕點、甜品、魚類、肉類等的面目出現,氤氳蒸騰的水汽中,它鎖住了食物的原汁原味,使美食更為滋潤、軟糯甚至香甜。如我們的主食米飯,用柴火鐵鍋蒸熟,米粒飽滿,晶瑩剔透,粒粒分明,散發出獨特的淡淡清香,吃起來軟又不沾牙;如我們司空見慣的大白饅頭,鬆軟多空,白白胖胖,食之有嚼勁,後味又有麥芽糖的淡淡的甜;如各種各樣的蒸青菜,蒸更多地鎖住了青菜的水分,使青菜的味道鮮美,顏色更為鮮活;如著名的清蒸魚,保留了魚肉的鮮美多汁嫩滑,原汁原味;如蒸蛋,使雞蛋如豆腐腦般潤滑,更適合老人孩子的腸胃,也更容易吸收;如各種蒸肉、排骨等,則使肉類更為軟爛,更為入味,不油膩,也不發乾等等。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蒸可以讓麵食綻放,如用麵食製作出各種花朵、水果、動物形狀;蒸也可以讓青菜盪漾,如各種蒸湯,青菜或碧綠或微黃,就好像餐具裡住著春天;蒸也可以讓魚類、肉類鮮活,那整條的魚被水汽包裹,淋上熱油、醬汁,在盤子裡馬上要游來游去……蒸菜之美,只有用心用嘴真切地感受到,才可以從心底裡慢慢體會。在眾多的蒸菜中,我獨愛蒸青菜,而在蒸青菜中,我又獨愛蒸野菜。野菜,過去鄉村遍地都是,每年四月幾場春雨過後,它們就爭先恐後地探出了腦袋。在初暖乍寒的季節裡,掛上籃子,拎上鏟子,到小河邊,到田野上,它們或碧綠或微黃,採摘回家,清水洗淨,撒上玉米麵,攪拌均勻,上鍋蒸上十到二十分鐘,青菜與麵粉相親相愛,取出撒上蒜泥或者辣椒,以及新榨的小磨油,那滋味即使今天的饕餮盛宴也難以相提並論。蒸野菜的這一風味,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愈來愈少,才愈發珍貴。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都說美食在民間,美食在鄉村,個人認為並不是民間、鄉村的烹飪技巧多麼高超,而是鄉村民間獲取原汁原味的食材更加容易。如灰灰菜、馬莧菜、掃帚菜、婆婆丁等,更不用說榆錢、槐花、紅薯葉、芹菜葉、茼蒿等等了。都是做蒸菜的好材料,蒸出的菜或清淡,或甜糯,或鹹香,因食材不同的味道,而散發出獨特的味道。蒸菜的營養價值也非常不錯,如蒸茼蒿就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之功效。茼蒿在菜市場也很容易買到,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在古代是宮廷佳餚,被稱為“皇帝菜”。常吃茼蒿,對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均有較好的療效。特別是將茼蒿與麵粉蒸下,拌上小磨油、精鹽,清淡可口,最適合冠心病、高血壓病人食用。不過冬季這菜可不便宜呢,要7元一斤,對身體好,每週可以吃兩到三次。

【蒸茼蒿】下面說下製作步驟 準備食材:茼蒿1把、麵粉適量、大蒜2粒

1、首先準備新鮮的茼蒿1把,去根擇洗乾淨備用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2、把茼蒿切成4-5釐米左右的大長段備用,一定要控幹水份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3、倒入1小勺熟的食用油拌一下(放油是為了拌麵的時候不起疙瘩)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4、撒入麵粉,邊攪拌邊撒麵粉,不要一次性倒進去,使每根茼蒿上都能均勻的裹上面粉,開始調味,加入1勺鹽,半勺十三香即可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5、蒸鍋加水,鋪上籠屜,把拌好的茼蒿均勻的鋪在上面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6、上蒸鍋10分鐘,大蒜切末加入適量水和芝麻油攪拌下,出鍋後快速倒入大一點的盆中,倒入拌好的蒜汁攪拌均勻即可享用

冬天這青菜不便宜,但蒸著吃老人孩子都愛吃,現在這麼吃的很少了

您喜歡這道《蒸茼蒿》嗎?喜歡兔子的文章請點贊、關注、並分享出去!您的分享對我很重要。您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或者有什麼飲食減肥的小體會,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感謝聽兔子囉嗦這麼多。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