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再次踩雷P2P業務 與平臺互推理賠責任

險企再次踩雷P2P業務

險企再次踩雷P2P業務 與平臺互推理賠責任

繼長安責任保險被爆出“踩雷”P2P項目之外,又有保險公司與P2P平臺就逾期理賠情況出現“互懟”現象。

12月12日,有網貸平臺在官方微博表示,某互聯網保險公司“阻礙理賠工作的正常開展”,並對平臺上個別已經逾期的標的遲遲不予理賠,通過各種“踢皮球”的方式拖延理賠,使得投資人權益受到重大損失。

而上述網貸平臺提到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則表示,理賠出現逾期主要是以下幾大原因:一是理賠申請資料不完整;二是保單收益部分待確認;三是信息不對稱。

一家財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隨著P2P爆雷,監管曾要求上報與P2P合作的情況。目前公司大幅削減了與P2P的合作項目。從業務層面來看,在現階段國內車險業務競爭激烈、微利的大環境下,中小財險公司將業務重心向非車險業務轉移,信保業務便成為突破口之一,但風險確實不容小覷。

理賠存分歧 P2P與險企“互懟”

險企再次踩雷P2P業務 與平臺互推理賠責任

2017年曾有多家P2P平臺高調宣佈與保險公司達成業務合作,涉及的險種包括履約保證保險、賬戶資金安全險、意外險等。

但隨著P2P爆雷潮到來,P2P與保險公司合作迅速降溫。除部分財險公司“踩雷”P2P業務賠付數億元之外,近期更是有P2P平臺就逾期標的理賠事宜與保險公司“互懟”。

12月12日,有P2P平臺在官方微博發佈公告函稱,某互聯網保險公司對部分已經逾期的標的遲遲不予理賠,“自該保險公司承保的房抵貸項目出現逾期以來,該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一直表態‘不理賠’、‘無法出具理賠款’,直至最後採用不提供申請表、不提供理賠材料清單、並向投資人反饋理賠材料不齊、不合格等方式拖延理賠,已致使投資人受到重大損失,將視情況採取法律手段維護投資人權益及聲譽。”

上述互聯網平臺還提到,該互聯網保險公司向投資人出具了一份所謂的“符合規定的理賠材料清單”,但公司從未收到過該版本的“理賠材料清單”,且之前已經反覆討要,但該互聯網保險公司拒不提供。該版本的“理賠材料請單”共需要資料20項,遠複雜於雙方協議約定的理賠資料,且其中多有不合理之處。

但上述互聯網保險公司則表示,自該P2P平臺客戶出現違約風險以來,公司堅持最大誠信原則,積極履行保險義務,嚴格按照銀保監會的要求、保險合同等主動協調合作方啟動理賠程序,以儘快合法合規地化解風險、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理賠出現逾期主要是因為幾大原因:一是理賠申請資料不完整;二是保單收益部分待確認;三是信息不對稱。

上述保險公司還提到,部分客戶錯將公司與其他保險公司的保單混淆。目前公司與已投訴人溝通了解,投訴人對保單信息的瞭解均是平臺單方面組織的渠道所提供,且相關信息並沒有向公司進行過確認,導致信息不對稱。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7月份,上述網貸平臺與該互聯網保險公司對外公佈達成履約保證保險合作,並表示未來將推出底層債權由該互聯網保險公司提供履約保證保險服務的定期理財產品。從目前來看,雙方合作僅維持了一年有餘。

P2P踩雷項目 頻頻波及保險公司

險企再次踩雷P2P業務 與平臺互推理賠責任

實際上,上述保險公司並非近期唯一“踩雷”P2P的保險公司,此前也有保險公司因為踩雷P2P履約保證保險而受到業界的關注。

例如,12月3日,中債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披露的長安責任2016年資本補充債券跟蹤評級顯示,由於長安責任保險公司信用品質下滑,隨即對其開展本次不定期跟蹤評級,決定將其主體信用等級為由“A”下調為“A-”,並“列入信用觀察名單”,將債項等級由“A-”下調為“BBB+”。而下調的原因之一是長安責任踩雷P2P。

實際上,監管此前就已經注意到保險公司涉足P2P業務的風險。並在9月份向各財險公司下發了《關於開展P2P平臺保證保險業務書面調研的通知》,旨在瞭解保險公司P2P平臺保證保險業務情況,防範風險。

所謂P2P平臺保證保險業務,是指保險公司以P2P網貸平臺為中介,為平臺上的借款人(也包括線下業務合作方推送的借款人)和出資人雙方提供保證保險服務的業務。其中,借款人為投保人,出資人為被保險人。

近年來,網絡借貸業務的興起,助推了P2P平臺保證保險業務的爆發式增長。據業內人士介紹,“P2P+信用履約保證保險”盛極一時,一些P2P公司與財險公司簽訂合同,為出資客戶提供信用履約保證保險服務,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據盈燦諮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3月底,與保險公司合作的P2P網貸平臺高達55家,有33家保險公司介入到P2P網貸保險業務中。

但隨著P2P爆雷,保險公司與P2P的合作趨於謹慎。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與此前不少P2P平臺標榜有保險公司兜底情形不同的是,近期明確表示有保險公司背書的P2P平臺呈減少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