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相互保」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你加入吗

这两天,保险圈又出了一件大事,10月16日,支付宝联合信美相互推出了一项大病互助计划——“相互保”。只要身体健康,芝麻分650分及以上,59岁以下,就能加入到“相互保”中,0元加入享保障,一人生病大家出钱。

「支付宝相互保」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你加入吗

一时间激起讨论满满,引起八方关注,截止文章截止,已经有154百万人加入该计划。

听宣传诚意和初心都十成的满,这款产品到底怎么样呢?小叮当带大家来看一看!

1相互保的投保详情

不看宣传看条款:

  • 只保障年轻人群,高于59岁不能加入保障
  • 40岁以上仅有10W保额,保额实在太低,隔靴搔痒
「支付宝相互保」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你加入吗

投保条件

想要加入这个保障,你还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符合健康告知
  • 18-59 岁(未成年子女随父母加入)
  • 蚂蚁会员
  • 芝麻信用分达到 650 分以上


健康告知

而他的健康告知相比其他保险,更为严格,相当于只为低风险人群提供保障,有如下情况,都不能投保:

  1. 向任何保险公司提交过单次赔付金额2万及以上的疾病保险理赔申请,无法投保
  2. 近两年连续住院15天或者服药30天,也无法投保。
  3. 高血压、糖尿病,甲乙类传染病(譬如乙肝等病毒性肝炎),未诊断为良性的结节/息肉/肿块/囊肿等,都无法投保。

关于保费

官方宣传:保险公司肯定事先精算过的,据官方预测,每个人一年要交的钱,应该不会超过200元。

「支付宝相互保」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你加入吗

小叮当测算

「支付宝相互保」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你加入吗

以500万人参与为例,预估每年理赔人数为7893人,合计每年的理赔金额为15亿/年,人均每人分摊330元/年。

另外该计划刚开始,所有人会有90天等待期,所以预估开始的第一年,其合计理赔金额11.3亿元,

每人约均摊248元。

这个数据如果拿到市场上买类似的产品,我们可以看一下,会有什么保障:

「支付宝相互保」一人生病,大家出钱,你加入吗

对比可以看出, 在同样的保费支出前提下,选择其他保险可以得到保额更高、可续保年龄更长、包含绿色通道服务的保障,且好医保在得了轻症理赔过后的情况下还可继续投保。

2相互保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存在的问题

1、分摊费用无上限

传统重疾险费率在当年是固定的,但相互保是不固定的;以小叮当上面的测算为例,以后每年要缴纳的钱可能并不低于200

2、保额费率公平性问题

20和35岁使用一样的保额&保费是不公平的,明显年龄越大(0-39岁年龄段)在这个计划中更受益;且老年发病率开始走高,而保额却只有10万明显保障不足。

3、健康告知

底门槛0元加入,可能导致更多的逆选择;虽然该保险设置了健康告知,但并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4、管理费用

理赔越多,保险公司管理费用越多,可能后续出现理赔不作为的问题。

目前来看,提出的10%的管理费仅包含案件调查审核、诉讼仲裁公正、项目日常运营维护等这些简单的项目维护,后续该收入应该会更高。

产品优势

  1. 看似免费,0元超底门槛加入,即可享受30万重疾保障;加入的时候无任何心理负担
  2. 保费事后分摊,除去10%管理费外,好似每一分钱都用在理赔上;
  3. 刚性兑付,一旦赔付金额超过募集资金,相互保依据合同兑付赔偿责任;
  4. 宣传案件公示、赔审团的公开透明机制,或可借助公众力量监督欺诈行为。

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

1、劣币驱逐良币

未来可能劣币驱逐良币,随着理赔人数的增加,更加健康的人会陆续退出,不健康的人继续留存,最终变成不健康人群集合体。

2、长期风险不可控

保障计划不像其他产品,公司运行出问题换个产品就好了,保障性产品如果缺少长期有效的运行,最终的风险都在用户自己身上

小叮当语

互联网有这么一个公理:免费是最贵的。

相互保仅能作为一个补充——1年期的参与机制,是否可以持续保障你的一生?中途身体出现问题,万一这个产品暂停你是否还有其他风险出口?

人的疾病发病率在60岁后几乎呈现了指数级的增长;对于成年人来说,长期、保额够用的风险管控才是真的保障。

市场竞争永远有新的噱头出现,我们可以跟风各种网红款,但是只有保障这事儿不能马马虎虎的去做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