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轉快慢成了P2P雷潮過後恢復情況的晴雨表

今年的七八月份,P2P的世界經歷了最嚴重的一次雷潮,自融、假標、逾期風險充分展露,把一大批涉嫌龐氏騙局的假P2P,業務能力差的小P2P清退出市場。

隨著9月份多項利好政策出臺,公佈三輪檢查時間表,加快備案進程,P2P行業總算一口氣緩了過來,出借人信心回溫,成交降幅縮減,部分地區恢復到雷潮前水平,資產端借款人素質上升。中國P2P的發展,正式進入合規化快車道。

債轉快慢成了P2P雷潮過後恢復情況的晴雨表

在 3d 的 p2p 點對點技術

一次雷潮,看盡了眾生相

作為一個經歷了雷潮,“這雙眼看透了太多”的普通投資人,七八月的時候我記憶最深的就是項目鎖定期結束後,申請債轉進行漫長等待的時間。

那時候無論是論壇還是投友群,大家聊天都瀰漫著焦慮的氣氛,每天的問候語變成“你的錢出來了嗎?”。還有許多人在貼吧每天曬債轉時間,留言的一邊對債轉出來的幸運投友表示羨慕,一邊又有很多人擔心自己遇到坑人平臺。

理智的人在互相打氣安慰,說大環境資金緊張這是正常現象。不理智的人則罵出了難聽的話,於是引得一幫“老賴”利用大家的焦慮情緒,煽動部分出借人對平臺的“仇恨”,意圖“黑”倒平臺,欠債也不用還了。

大家焦慮的源頭,還是債轉太慢了。

爭議的焦點:債轉慢

雷潮中,不僅中小P2P,像許多一線平臺的P2P也出現的債轉慢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債轉回款慢,證明“別的出借人填入的錢”變少了,我們需要等更長的時間進行匹配,才能把自己的錢取出來。填入的錢變少,大部分原因就是大家看到別的平臺雷了,對所有P2P都感到恐慌,新人不敢投P2P了,老人也想盡早撤出來。

據瞭解,8月初債轉平均時長高達10.4天。

平臺積極應對,目前已恢復到7小時

許多P2P平臺接到用戶的反饋後,開始想辦法加快債轉,解決流動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推算出,退出(債轉+到期)=每日成交+借款人每日還款-借款人放款。

其中借款人每日還款量是固定的。平臺要想增加可債轉的資金,就要提高每日成交額,並降低借款人放款量。

所以我們能看到前一段時間各大P2P都在大方的促銷,以加息券,返現活動等辦法吸引新用戶。在資產端,提高借款方的借款門檻,從嚴選擇優質資產,進一步降低平臺壞賬率。並降低放款數額,從而有效減輕借款人還款壓力、降低違約風險。

事實證明這些措施是有效的,部分一線P2P平臺的債轉時長都下降了。

債轉快慢成了P2P雷潮過後恢復情況的晴雨表

P2P網貸,互聯網金融

雷潮後,選擇債轉快的平臺

債轉速度是反映網貸平臺運營狀況的晴雨表:它在雷潮後恢復得如何,資金運營穩不穩,未來有沒有穩居一線的能力。一個平臺要是能做到債轉速度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則能證明:

1、平臺資金流健康,受到出借人信任

債轉速度快,首先證明資金端是活躍的。新的資金源源不斷的進來,能快速的替代需要債轉的資金。成交量的提高,反應了更多出借人對P2P信任感的回升。這是一次洗牌後的高速獲客期,哪個P2P在這波重建中獲取更多的出借人信任,哪個P2P就將贏得未來。債轉速度,從側面反映了一家P2P的受歡迎程度。

2、債轉快反應借款人整體質素高,壞賬低

出借人能成功債轉,拿回預計的本息,跟一個個守信用的借款人按期按額回款有直接關係。一個平臺若能正常債轉,債轉速度較快,也證明了這個平臺資產端借款人素質較高,壞賬較低。

現在階段市場資金緊張,因為“降槓桿”大調控,許多小微企業、個人從銀行借不到錢,於是轉向從P2P借錢。雖然P2P的利率比銀行高,但首先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融資貴還好商量。

求資金的人多了,平臺和我們出借人則擁有了話語權,平臺能以相同的門檻和利率去選擇更優質的借款方,或以更高的篩選門檻和利率,去與以前同等信用等級的借款方合作。第一種,能讓我們的資金更安全,第二種,能讓我們拿到更高的收益。

所以說,市場資金緊的當下,也是我們買入P2P的好時機。等到明年市場資金不緊了,借錢的少了,借款利息不得不下降,我們的收益率也會下降。

債轉速度部分平臺會在運營報告或相關信批報告中披露,如果平臺沒有顯示你又很想知道的,可以直接打它的客服電話問。再參考比對相關論壇、第三方媒體討論區的情況,心中就有個大概了。

最後PS,據我觀察,債轉慢的都在討論債轉慢,債轉正常的討論的話題則很多,比如活動加息啊,用戶見面會,開放日資訊啊。有心人觀察兩分鐘,心中就能知道這個平臺現在資金流健不健康了。看完還沒有把握的朋友,歡迎留言討論。

債轉快慢成了P2P雷潮過後恢復情況的晴雨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