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只有蜀漢有“隆中對”?不僅東吳有,連袁紹也曾聽過!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謀士徐庶的建議下,前去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雖然前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屋中,但劉備沒有放棄,他堅持第三次前去拜見諸葛亮,最終得以與諸葛亮相見。而諸葛亮感念劉備求賢若渴之心,決心出山輔助劉備。在諸葛亮出隆中前,他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再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後世稱之為“隆中對”。

三國時期,只有蜀漢有“隆中對”?不僅東吳有,連袁紹也曾聽過!

可以說,正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時就為劉備規劃出了極有遠見而深刻的戰略規劃方針,才使得劉備在幾乎毫無根基的情況下,逐漸佔領了荊州南部四郡,而後入主益州,奪下漢中,最終與曹魏、東吳呈三足鼎立之勢,足見諸葛亮能力之強。但實際上,為主公設定戰略規劃絕非蜀漢獨有,早在公元201年時,魯肅就曾與孫權有過一番類似的交流。

三國時期,只有蜀漢有“隆中對”?不僅東吳有,連袁紹也曾聽過!

當時魯肅前來輔佐孫權,年僅十九歲的孫權親自接見了素有才名的魯肅。兩人經過一番交談之後,孫權對魯肅的見識非常滿意。因此孫權當晚就單獨留下了魯肅,與其合榻對飲,共商天下大勢,後世稱之為“榻上論”。在榻上論中,魯肅將曹操比作項羽,稱有曹操的存在,孫權難以成就齊桓公和晉文公那樣的霸業。魯肅還認為東漢已經勢微,不可逆轉,孫權大可抓住這樣的機遇,在北方形勢有變之時,向西進兵,先剿除黃祖,再繼而討伐劉表,一統長江流域,此時便可稱帝,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北伐一統天下,則帝業可成。

三國時期,只有蜀漢有“隆中對”?不僅東吳有,連袁紹也曾聽過!

可以說,當時魯肅已經為東吳日後發展做了規劃圖。在魯肅眼中,荊州對於東吳的戰略意義是非常重大的,而後來荊州確實成為了曹魏、東吳與蜀漢三家的必爭之地,三個勢力在荊州展開了一系列的戰事,足見魯肅眼光的不俗。

雖說“榻上論”的時間已經很早了,但實際上,有一人曾給袁紹制定過規劃路線,其時間比魯肅更早,此人就是沮授。沮授曾為袁紹進行規劃,他曾建議袁紹聚集冀州的人馬,先控制黃河以北,隨後向東出兵,掃除黃巾餘孽,再除掉黑山張燕,北上平定公孫瓚與匈奴,合併四州的地盤,到長安迎接皇帝,就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數年之後,定然大業可成。

三國時期,只有蜀漢有“隆中對”?不僅東吳有,連袁紹也曾聽過!

筆者認為,就時間而言,沮授出謀劃策的時間無疑更早,若袁紹按此計行事,或許真能成就一番霸業,也就沒有後來三國爭霸之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