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就缺左宗棠一样的“钢铁硬汉”

真正有血性的人,决不曲意求得别人的重视,也不怕别人忽视。有血性的读书人,是这个世界的良心。

一、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左宗棠是一个异类。

曾国藩会做人,朋友弟子满天下;

李鸿章会做官,圆滑的手腕在朝野打太极;

张之洞学问大,“中体西用”风靡一时;

而左宗棠的外号是“左骡子”,从外号就可以看出,此人属于刚烈、执拗的一类人。

这种人做事情,基本都会有所成就。

他的一生干了很多大事,而相比“收复新疆”等丰功伟绩,我更喜欢左宗棠的“硬气。”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这年头,就缺左宗棠一样的“钢铁硬汉”

二、

1812年,左宗棠生于湖南的“寒素之家。”

他的父祖都是秀才,除了读书以外,还兼职做农民。生在这样的家庭,左宗棠从小就被设计好人生路线:

读书—科举—做官—荣显。

要走好主流的路线,就一定要钻研《四书五经》,可左宗棠对寻章摘句的学问烦透了,就偷偷找课外书来看。

顾祖禹的《读书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齐召南的《水道提纲》.........

这些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书,他都烂熟于心。

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当时却是不务正业,所以结局也可以想象,左宗棠连续三次进京考试,全部名落孙山。

1838年,27岁的左宗棠黯然离开北京。

在南下的路上,他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既然考不上,那老子就不考了。”

历尽生活的磨难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此以后,他不再为别人而活,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至于科举、做官,爱谁谁去。

左宗棠开始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欣赏的人,结果,硬生生从一个边缘人,活成了主流。

“把自己做到极致,生活就有了意义。”


这年头,就缺左宗棠一样的“钢铁硬汉”

三、

世事就是如此有趣,当左宗棠摒弃正统学术之后,却又因“学问高深”而成为湖南的风云人物。

第一个赏识他的是贺熙龄兄弟。

左宗棠曾跟随贺熙龄读书,师生关系十分亲密。贺熙龄也很喜欢这个学生,专门写诗夸奖他:

六朝花月毫端扫,万里江山眼底横。开口能谈天下事,读书深抱古人情。

并且在诗下做了注释:“季高近弃词章,为有用之学,谈天下形势,了如指掌。”

哥哥贺长龄也很欣赏左宗棠,称其为“国士。”

省部级干部亲自盖戳认证,童叟无欺。


这年头,就缺左宗棠一样的“钢铁硬汉”


第二个赏识他的是两江总督陶澍。

1836年,陶澍请假回家扫墓,路过醴陵。恰好左宗棠在这里当老师,县令就请他为陶大人的行馆写一幅对联。

写对联而已,好说。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既说了道光皇帝亲自题“印心石屋”赠送陶澍,又代表家乡人民对其歌功颂德,高明啊。

陶澍也特别喜欢这幅对联,把左宗棠叫来问话。

这一问不得了,左宗棠马上就把陶大人给折服了,并且当场就定论:“君将来功业当在我之上。”

这一年,左宗棠才25岁。

相当于大学毕业的年纪。


这年头,就缺左宗棠一样的“钢铁硬汉”


第三个赏识他的是林则徐。

1849年,林则徐在云贵总督的岗位上辞职,路过湖南,特地派人请大名远扬的左宗棠前来见面。

两人在船上整整谈了一夜。

除了谈论历史、社会以外,他们的重点是新疆。包括当地的山川、水利、民族、农牧,30年后的那场大战,也来源于此。

对了,左宗棠跟陶澍的女婿也是好朋友。

他叫胡林翼。

找到兴趣以后,左宗棠的人生开挂了。

他在自己的世界策马狂奔,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最终在“经世致用”的小众领域中成为说一不二的大咖。


这年头,就缺左宗棠一样的“钢铁硬汉”


四、

有了满腹才学,左宗棠的直男癌犯了,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昵称——今亮。

他很快就证明,自己不是吹牛。

1852年,太平天国围攻长沙,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去请左宗棠:“你不是牛嘛,麻溜的出来干活。”

41岁的左宗棠,就此开始辉煌的后半生。

他的工作相当于幕僚,但张亮基心大,把巡抚的活全部推给他,自己当了甩手掌柜。左宗棠也没推辞,如此大任舍我其谁?

他“昼夜调军食,治文书”,让太平军在三个月都进不了长沙城,最终掉头北上,扑向武汉、南京。

左宗棠一战成名。

2年后,张亮基离开湖南,他又成为新巡抚骆秉章的幕僚。在当时,巡抚可以换人,但谁都离不开左宗棠。所以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评价:

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在以后的6年中,他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以幕僚之身行巡抚之任,大家还心服口服。

我就想问问:“有才就可以任性吗?”

答案是:“可以。”


这年头,就缺左宗棠一样的“钢铁硬汉”


在“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左宗棠和曾国藩、李鸿章的关系都不太好,起因都是因为小事。

但曾国藩的修养很好,能容人。

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浙江财赋之地彻底暴露在太平军的刀锋下,而曾国藩又在向南京进攻。

这时候,必须有人能独当一面。

选来选去,除了左宗棠好像也没别人了。

于是,曾国藩就放手让左宗棠组建“楚军”,并在第二年举荐他为浙江巡抚,南下收复浙江。

49岁的左宗棠,抓住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

短短4年时间,他率军横扫浙江,官职也从四品闲官,一路升为闽浙总督,爵封一等恪靖伯。

说好的经世致用,就一定要入世报国;

说好的当今诸葛,就一定要建功立业;

说好的指划天下,就一定要灭敌得胜。

人生最牛逼的事儿啊,就是实现自己吹过的牛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