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正極材料龍頭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正極材料龍頭

中汽協表示,中國11月份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6.1%,銷量報217萬輛;11月份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3.9%,銷量報255萬輛;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7.6%,1-11月產銷分別完成105.4萬輛和10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3.6%和68%。

整體汽車銷量依舊萎靡,但是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增速。尤其是100萬的產銷量對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著標誌性意義,順利實現則代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開始可以支撐起百萬量級的規模。對於3000萬的汽車總銷量來說,100萬輛僅是個開端,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

正極材料是電池能量密度提高的關鍵技術突破方向,從 LFP、三元到高鎳三元,電池能量密度不斷提升。並且正極材料在動力電池生產成本構成中佔 20-30%。所以,正極是決定鋰電池性能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約電池容量進一步提高的關鍵因素。

鋰電池正極材料目前主要包括錳酸鋰(LMO)、磷酸鐵鋰(LFP)和三元材料(NCM/ NCA)。三元材料在能量密度上領先於其他正極材料,循環壽命較長,安全性上低於 LFP 和LMO,是目前發展前景最為廣闊的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正極材料龍頭

在 2016 年之前,磷酸鐵鋰作為主要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和產能都迅速擴大,但在 2016 年之後,三元取代了磷酸鐵鋰成為了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發展方向。三元電池高速增長的需求將帶來三元正極材料的需求增長。

從行業目前供需來看,三元正極材料處於結構性產能過剩:

一方面,包括手機等消費電子在內的國內三元正極總產能為 41.6 萬噸,嚴重超過 2020 年全球三元正極需求的 30.6 萬噸,但實際上車用三元正極材料目前仍處於偏緊狀態;

另一方面,高能量密度的高鎳三元材料由於具有技術壁壘,所以供給仍然不足。2018年國內高鎳三元材料實現0到1的突破,在三元材料中佔比7%,未來隨著高鎳三元需求逐漸放量,可能出現供需緊張的情況。看好三元正極中長期產品結構調整,如 333→523→622→811/NCA,將會長期產生的技術溢價。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正極材料龍頭

對於行業來說,目前正極材料是四大基礎材料中集中度最低的細分領域。但是隨著三元材料的需求增長尤其是高鎳三元逐漸的放量,正極材料行業散而亂的格局將被重塑,重點關注具有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

當升科技 300073:三元材料龍頭。

18年公司三元材料出貨量國內第一,市佔率 10.4%。公司三元材料下游客戶包括 LG 化學、三星 SDI 等國外電池巨頭以及比亞迪、孚能、力神等國內動力電池龍頭。

公司在 2015 年領先市場同行開發出動力 NCM622 產品並且實現批量化銷售,獲得先發優勢。2018 年下半年,公司 NCM811 產品實現批量出貨。根據公司 2018 年中報披露,公司高鎳動力 NCM811 多項性能指標優於市場同類產品,受到客戶高度評價。

目前有正極材料產能 1.6 萬噸,海門三期 1.8 萬噸 NCM811/NCA 產能預計在未來兩年釋放。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正極材料龍頭

預計2018-2019年對應PE分別為42、32、25倍。

杉杉股份 600884:關注其子公司杉杉能源。

杉杉能源為其旗下主生產正極材料的子公司,目前預計鈷酸鋰(主要用於消費電子的正極材料)佔比近半,三元以523為主,高端佔比較低。

整體來看,正極材料主要看當升科技,杉杉股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