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A股还有救么?商誉将成最大灰犀牛

2018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的行情,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12月28日,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但斌在微博中用一张图,体现2018年全球主要资产表现:


2019年A股还有救么?商誉将成最大灰犀牛


从图片来看,这就是“躺赢”的一年,只要不买股、不买基、不买币、不买P2P……躺着不动,那就是赢家。

如今,2018的寒潮就要过去了,不少读者都来问小编,即将到来的2019,会好一点吗?

- 1 -

2019年A股还有救么?

一位业内人士对易简财经(ID:ejfinance)表示,虽然2018年已经很惨了,但这2019年怕是也不太乐观,尤其是上半年,三四月份A股上市公司集中公布年报,业绩估计会很惨淡,一大波公司要亏损5个亿10个亿,预计要到下半年才有机会,对明年四季度的行情预计还是比较乐观的。

其还指,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怎么也亏损不到几个亿这么多,但是不少上市公司在2014年到2016年之间有大量并购,这些并购通常都有对赌协议和业绩承诺,承诺期一般为3年至4年,2018年将迎来大量承诺到期,今年这行情,业绩多半完成不了,上市公司有可能面临大量商誉减值的风险。

- 2 -

商誉将成最大灰犀牛

小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商誉”。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并购的时候,因为看好标的公司的前景或者技术等各种原因,所花费的成本,一般会大于标的公司当时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多花的那笔钱,就会计入商誉。比如说,一家公司经评估后估值10个亿,而上市公司实际支付了15个亿的收购成本,多出来的5亿,就会算作商誉。

要知道,上市公司的商誉科目,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减值测试,而且通常会在半年报和年报中进行。一但确认需要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对当期报表业绩造成直接冲击,且所计提减值损失未来不得转回。

一旦被收购的公司出现“幺蛾子”,比如承诺业绩完成不了、财务造假等,未来一段时间发展不值当时收购价格,就会出现商誉减值,商誉减值会直接体现在报表中,冲击上市公司业绩。


2019年A股还有救么?商誉将成最大灰犀牛


- 3 -

过半A股存在商誉

根据券商中国统计,从三季报数据来看,A股共有2070家公司存在商誉,在A股上市公司中占比高达56%,其中558家公司的商誉对资产占比超过10%,149家公司的商誉对资产占比超30%,21家公司的商誉占比超50%,5家公司的商誉占比超60%。

其中,排头位的星普医科,三季度资产26.04亿元,商誉19.19亿元,占比73.70%;而同样商誉占比超7成的顺利办,商誉规模42.69亿元,商誉已经高出所有者权益约35%。

实际上,有18家公司的商誉都超过所有者权益,其中4家公司的商誉甚至是所有者权益的两倍以上。

紫光学大、凯瑞德、*ST大唐和金宇车城拥有商誉15.27亿元、1.74亿元、7.82亿元和3.16亿元,分别是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1.72倍、3.89倍、2.61倍和2.22倍。

商誉这么高,隐含的风险可想而知。

- 4 -

地雷已提前拉响

实际上,在2018年12月24日,平安夜那天,已经有一颗“商誉”引爆的雷,在资本圈拉响。

银禧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亏损4亿元至7亿元,业绩同比增长-420%至-283%,主要原因是并购的子公司业绩未达标,预计将对4.9亿元商誉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除了银禧科技,还有很多地雷埋在大A股里,随时都可能拉响。相关数据显示,已有50家公司在年报业绩预告中确认,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将在2018年年底进行减值测试。


2019年A股还有救么?商誉将成最大灰犀牛


其中,居于首位的宁波东力,起初预亏32亿元至33亿元,后修正为预亏24.5亿元至26.5亿元,数目惊人,主因是其16年收购的子公司,年富供应链财务造假、业绩亏损。其实宁波东力在半年报中,就已对年富供应链商誉全额减值计提17.17亿元,坏账准备计提13.63亿元,上半年净亏损31.47亿元。

拓维信息预亏的也不少,10亿元至13亿元,主要也是因为部分全资子公司预计盈利水平未达预期。而其全年预亏的金额,基本都来自商誉减值。

- 5 -

这些地雷都是怎么埋下的?

前些年,随着政策不断调整与松绑,09年创业板开板、12年出台政策促进并购重组、14年修订重大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法规、15年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等,资本市场活动愈加活跃,2015年迎来井喷的并购大潮。

产业并购、中概股回归、境外并购日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利用A股的估值溢价以及并购获取资金来支持企业发展,逐渐成为共识。

在这个过程当中,商誉就随着一次次并购行为,不断积累。

数据宝统计显示,2010年,上市公司商誉还不足1000亿,到2018年三季度末,已增长逾14倍至1.45万亿。其中,2014年至2016年并购重组事件数量均超过350件。

2018年三季度末存在商誉值的近2100家公司,合计净利润约1.97万亿元,同期商誉占比超过七成。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那些年积累下来的商誉减值风险,恐怕就在明年的年报季,即三四月份,得到集中体现。

所以,想抄底的股民们,还是hold一hold吧,商誉减值已经是一头非常确定的灰犀牛了,这巨大的灰犀牛就蹲在那里,时刻都有可能冲过来,大家等上半年这一波风险出尽后,下半年情况改善一些,再做打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