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大運河系列之九——炸醬麵

上期回顧

在上期臉哥給大家介紹的是老北京的特色小吃滷煮火燒,滷煮火燒的雛形是一種叫做蘇造肉的小吃,由於造價昂貴老百姓吃不起,便有個叫做陳兆恩的人對其進行了改良,演變成滷煮火燒,之後風靡老北京城。滷煮火燒爛而不糟,口感濃香,深得食客們的喜愛。

1

麵條是一種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曆史的麵食,起源於中國,是北方人們最常吃的食物之一,麵條做法種類繁多,且各具特色,粗略算起至少有幾百種做法,是一種十分普通、大眾的食物。

但是,即便是普通得再普通不過的“路人甲”,終也有逆襲的那天,大眾食物麵條,也有它的獨特之處。

在2014年,由中國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等單位,舉辦了一場“中國麵條文化節”,從此“麵條文化”開始受人重視,而文化節裡評出的“中國十大面條”更是受到追捧,成為吃貨的“新獵物”。臉哥今天所介紹的小吃,也躋身於“中國十大面條”之內,它就是北京炸醬麵。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九——炸醬麵

2

炸醬麵,顧名思義是將面煮熟之後撒上炸醬拌著吃,再添以黃瓜、豆芽、黃豆等蔬菜作為“菜碼”一起食用,也可以佐以香菜、香椿、大蒜等,如果口味重的話可以放上點辣椒,醋等提味,總之吃法並不固定。

炸醬麵醬香濃厚,口感筋道,配上菜碼,吃起來鮮香適口,而麵條的冷熱也有講究,冬天吃炸醬麵,要從熱鍋裡撈麵條,撒上熱醬,熱騰騰的吃,而到了夏天,吃熱面就不合適了,所以剛開鍋的面要用涼水過一下,過水的面更加筋道有口感,配上黃瓜條,涼滋滋的,可以說得上是夏日美食了。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九——炸醬麵

3

關於炸醬麵的歷史,史料沒有記載,人們也是紛紛猜測,不過民間倒是有這麼一個傳說:

清代光緒年間,八國聯軍打到北京,光緒和慈禧等人帶著隨從逃亡,行至一半忽聞一股香味,李蓮英抬頭一看,是家炸醬麵館,於是便稟報太后,慈禧等人經長途跋涉,也是飢渴交加,於是便讓老闆做了炸醬麵送來,吃完之後眾人皆曰:“味道不錯,再來一碗”,吃完之後眾人還想再吃,但是太后急著趕路,時間有限,於是便吩咐總管李蓮英把做炸醬麵的人帶到北京,帶到宮裡做炸醬麵,從此,炸醬麵便在北京落地生根,發揚光大。

當然這只是百姓的民間傳說,真實性無從考證,大家當個故事就好。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九——炸醬麵

4

炸醬麵雖然是一款極具特色的麵食,但是並沒有絕對固定的做法,醬的材料,炸法,甚至面的煮法,菜碼的配備,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而當你吃慣了一個口味再去嘗試其他地方做的面,你便總會覺得有一絲“不對勁兒”,所以如果有人問北京的朋友“北京哪裡的炸醬麵最好吃”時,北京朋友一般會回答:

“北京最好吃的炸醬麵並不是飯店裡的,而是自家做的”。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九——炸醬麵

5

“最好吃的炸醬麵是家裡做的”,這句話臉哥也深以為然,如今的炸醬麵也算北京有名氣的小吃,不止吸引了國內的吃貨,許多“歪果仁”(外國人)也對其讚賞有加,但是,無論外面多麼“高大上”的炸醬麵,臉哥吃起來總覺得味道差了一點,如果非要問為什麼的話,或許是因為:那裡沒有家的味道。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九——炸醬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