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懂得处理危机的企业,正在不断发展

那些懂得处理危机的企业,正在不断发展

每一个企业的成长伴随着无数次危机。据有关数据显示,一个企业每年至少要遭受1—2 次大大小小的危机。

小的危机浅尝辄止,大一点可能伤筋动骨,再大一点的危机也许让企业元气大伤,直至破产瓦解。

至于消费者投诉、毁约拆台、停水断电、截路改道之类的危机,在中国不论企业大小强弱,每年至少要经受 10—20 次。

危机,就像细菌一样,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伙伴。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基业常青,可是数百年以来,无数个企业就是因为危机侵袭而猝然倒在路上。倒下的企业里面有曾经的巨头,也有无名小卒。爱多、科龙、太阳神等等,名单长得令人喘不过气。

然而,相关数据显示:波音公司,92 岁;强生公司,121 岁;宝洁公司, 170 岁,这些都是基业常青的优秀企业,自他们成立之日起,都遇到了无数次危机。

▎宝洁公司成立20 年后员工才刚刚80 人;

▎波音公司成立5 年后负债累累,不得不生产家具求生;

▎强生公司1982 年遭遇“泰诺”危机,损失近一亿美元。

这些企业在危机的打击下并没有坍塌,反而愈打愈壮;可见 危机,也有解决之道。

那些懂得处理危机的企业,正在不断发展

内部危机

危机可以分为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内部危机就像企业的疾病,预防最重要。

只要企业具备危机意识,立即着手开发具有防护作用的保健手段,在组织内部设立一种对危机进行监测的机制,并相应建立一套抵御危机的系统,就能找到并治愈危机。习

惯上认为,内部危机的产生有一个从“准备期”到“爆发期”的变化过程。

危机的发生都有预兆性的信号,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对可能面临的危机进行预测,及时做好预警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使危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尽可能减少。

那些懂得处理危机的企业,正在不断发展

外部危机

企业的外部危机不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是由于难以预料的外部自然环境和需求环境的突变造成的。

对于外部危机,通常是无法监测的,因此外部危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外部危机虽然可怕,但伴随它而来的也有机遇,一次危机也许就是一次企业振兴的契机。

所谓的危机营销便是指企业在面对外部危机时寻求和把握危机中的有利因素,采取特殊的营销措施,以其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市场起起落落,企业生生死死。

太多太多的企业,由弱变强,成功往往有不同的方法,失败往往又有相似的轨迹。如果不在危机中成长,就只能在危机中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