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良渚文化的发祥地,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之类的美称当之无愧。

纵观上下5000年,

文化二字始终贯穿在余杭的历史文脉之中。

深入骨髓,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

作为良渚文明的滥觞之地

要有更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良渚文化

余杭良渚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古城发现更是关系到国家的起源。良渚城柱形玉器新石器时代良渚墙的发现,更加确信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文人文化

余杭有很多著名的文人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名人也出自他门下,黄侃、许寿裳、钱玄同、周树人(鲁迅)、周作人……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沈括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其名作《梦溪笔谈》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数不胜数。。。。

非遗文化

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美丽之洲、文化余杭掀开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丽篇章。五常龙舟胜会、余杭滚灯、高头竹马......余杭文化之灿烂悠久是不言而喻的。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余杭滚灯》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赛龙舟》组照之一

茶文化

余杭径山是茶圣陆羽的著经之地,径山茶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名,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曾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后把茶籽带回日本,余杭径山也成为了日本茶道之源。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文化二字贯穿余杭的点点滴滴

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余杭也在为之努力~

丰富文体活动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只有建立了健全的体系,服务的绩效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不断提升。多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群众文化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文化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很多活动经过多年积累,已成为品牌文化活动。四年一届的余杭艺术节已连续举办6届,“新年音乐会”连续举办了13届。“相约你我他 文化进万家”活动每年送百场演出、千场电影、万册图书到村(社区),广受欢迎。

“相约周末”文化夜市每年安排400余场演出,坚持20余年,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等。除了区级层面的统筹,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也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村(社区)艺术节、运动会也逐渐普及。超山梅花节、塘栖枇杷节、中国茶圣节、仓前羊锅节等“一镇一品”文化活动办出了特色,成为展示余杭文化的“金名片”。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余杭滚灯艺术团专场演出)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崇贤花篮/周铭摄)

完善设施网络 确保文化活动空间

文化阵地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区级层面,良渚博物院、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一馆四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为群众学习、健身、休闲提供了好去处。集文化、艺术、会展、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余杭区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建设中,今后将成为我区标志性文化设施。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美丽洲”大舞台现场人气爆棚/孙荣水摄)

文化西进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均衡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文创、旅游、运动休闲等产业具有先天优势。然而,西部在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方面与区内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结合“美丽余杭”建设,我区将加大对西部文体工作的扶持力度,全面推进西部文体事业的新一轮发展。充分利用西部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新创作一批反映历史传承、风土人情、美丽家园、美丽人物,体现时代特色的文艺作品。结合大径山国家乡村公园建设,持续打响径山茶文化、百丈竹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百丈竹文化)

文化礼堂 传递文明乡风

我区以文化礼堂为平台,推进优秀家风家训进文化礼堂活动,在全区90多个文化礼堂建设村中开展“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上墙进廊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书写、朗诵、认领等方式,传承和发扬家庭美德。同时,以“文明过节、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为主题,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主题倡议活动,全区20个镇街根据区文明办发出的倡议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发出倡议书,举办倡议活动。选取清明、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持续推出“新风汇余杭”系列文化活动。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新风汇余杭”活动启动仪式)

“新风汇余杭” 凝心聚气

我区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开展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工作,在连续四年开展“发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主题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厚植“最美土壤”,分层面、分类别、分行业完善区、镇街、村社三级“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推选机制,并整合镇街、部门先进评选活动,建立了如温暖崇贤、溪塔好人、情暖黄湖、径山好人、十佳出租车司机、最美医护人员、最美教师、最美助残人等一批评选载体,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月月有主题,行行有最美,人人学先进”的浓厚氛围,使“最美现象”由“盆景”变为“风景”,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突出重点,积极推进文化余杭建设

传承弘扬好“五大文化”

★ 以良渚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

★ 非遗和具有区域印记的特色文化

★ 面广量大的群众文化

★ 顺应年轻人需求的时尚文化

★ 积淀深厚的城市文化

扎实推进五项工作

☑ 文物保护,以大文物保护的理念,扩大保护工作范围,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 文化阵地有效运行,提高现有文体设施的公共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演出团队的作用;

☑ 文化市场培育管理,适应新业态,探索新举措,促进文化市场活跃规范;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与产业高度融合发展;

☑ 体育事业发展,保持竞技体育优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切实加强五大保障

设施保障,加快重大文体设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投入保障,既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又要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

载体保障,丰富音乐会、运动会、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加快推进文化西进;

队伍保障,大力培育文化人才,引导基层文化战线干好主业;

机制保障,进一步完善文化政策,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让我们一起为成为以创新余杭、美丽余杭、文化余杭、平安余杭、幸福余杭“五大余杭”为内涵的名副其实全省榜样而努力奋斗!

文化余杭——让文化“触手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