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選擇開辦時尚類MBA,但從回報率上來看好像發展的並不順利


商學院選擇開辦時尚類MBA,但從回報率上來看好像發展的並不順利


林明就職於一家知名服裝公司,不過三十歲的他已經是這家公司的首席設計師。在他這個年齡段能夠做到首席設計師,除了天賦之外真的還得具有錦鯉體質。自小就是別人家孩子的他,卻做了一個令家裡人怎麼也不能理解的決定。林明父親甚至因為這個決定生了一場大病。

一個小有名氣的設計師並不是他的夢想,時尚大師才是。林明沒有和任何人商量,花光了工作八年的積蓄,辭去工作去巴黎攻讀時尚管理MBA學位。

家人、同事都不能理解他這個選擇,近些年來雖然時尚管理MBA風靡全球,但回報率並不高。放棄八年的打拼,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值得嗎?

1高投入低迴報?

就在近期,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宣佈開設一年制的奢侈品及時尚管理 MBA 課程。開設過類似課程的,僅僅只有巴黎高等商學院、倫敦商學院、米蘭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以及里昂商學院等幾所而已。


商學院選擇開辦時尚類MBA,但從回報率上來看好像發展的並不順利


但金融時報的調查表明,時尚管理類MBA基本不會開展校招,並且時尚類MBA畢業生薪資遠不如金融、諮詢及投行的薪資。

根據美國從業服務機構 Transparent Career 公佈的數據,諮詢類工作的平均起薪為 14 萬美元,而時尚管理類工作則只有 9.5 萬。

2時尚管理類MBA魚龍難辨

目前,大多數時尚管理類MBA都只是一個噱頭,只有屈指可數的項目是專門針對希望畢業後進入時尚行業的學生,比如巴黎ESSEC商學院提供的近四萬歐元(30萬人民幣)為期11個月國際奢侈品品牌管理MBA,EDC商學院的“Sup de Luxe”項目同時提供全球奢侈品管理的本科及碩士學位。巴黎高等商學院提供奢侈品戰略管理的碩士學位。倫敦商學院提供奢侈品管理的濃縮課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推出了奢侈品設計及市場營銷全日制課程。

然而,這些項目依然寥寥可數。雖然,頂級MBA項目的就業率可以達到90%以上,但申請者對專業課程依然難以辨別。

“非常少的學校在MBA上專注於奢侈品或零售管理,”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的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認證官Robert Reid表示。該非盈利機構已經在52個國家及地區,通過3至4年的過程,對761家商學院進行了認證。“但同時,現在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商學院,它們通常會試圖儘量提供更細分或更具針對性的項目,使得其能夠與已經建立了幾年或數十年的商學院進行競爭。”

更重要的是,對那些績點和考試成績較弱的學生而言,不太知名的學校更是誘人。許多項目——甚至是知名學府開設的項目,都不提供學位,僅提供不被認證的文憑證書。“許多大學開設3到4天或是一個月的短期時尚課程,”大學世界新聞(University World News)的外聯負責人Sunita Gordon說道:“不客氣地說,那些大學就是在賺外快。”


商學院選擇開辦時尚類MBA,但從回報率上來看好像發展的並不順利


HEC時尚MBA課學員

甚至連一些學校親口承認,我們雖然全力支持那些想要投身這個行業的人群,但只有很小的比例能被選中步入時尚行業。

3時尚管理類MBA就業率成疑

以倫敦商學院為例,它的 時尚MBA 課程是通過 Walpole 開展的,後者是一家擁有 170 個英國奢侈品牌的貿易集團。但在每年的 430 名入學者中,最終只有 12 位有機會入選到這 170 個品牌工作。

根據倫敦商學院項目經理 Fiona Allsop 的說法,自從該計劃於 2013 年開展以來,只有 24 名畢業生到現在還在從事時尚類工作。

而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開設時尚類 MBA 課程之前,每年從這裡畢業的 352 名 MBA 畢業生中只有 3% 最終獲得零售、奢侈品或時尚領域的 MBA。

”只有你對時尚行業極為熱情,才有可能在這個行業取得成功。” Fiona Allsop 說。而 Transparent Career 創始人 Kevin Marvinac 的說法則是:“如果你讀了 MBA,卻想在一些不做校招的公司找工作,那總是會難得多的。”

可能是意識到時尚類 MBA 的投資回報率要比一般 MBA 低得多,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新開設的學位調整了收費——普通 MBA 課程一般是 13.8 萬美元,而時尚類 MBA 課程則為 9.6 萬美元。他們對人數也有所限制,計劃第一屆只招 20 名學生,未來可能依據畢業就業情況擴招到一屆 60 人。


商學院選擇開辦時尚類MBA,但從回報率上來看好像發展的並不順利


4MBA,帶來更多的可能

但這並不是說時尚類 MBA 就完全不值得投資。校友網絡以及學院與品牌的合作可能是最有效的兩項資源。

事實上,林明很清楚,讀取一個時尚管理類MBA可能並不能帶給自己多大職場上的提升,類似課程的意義除了課堂內容之外,更體現在人脈網絡的擴展上結交校友,從而發現潛在的伯樂,絕對是躋身時尚產業的最佳捷徑。

此前在投資公司工作的Katherine Wadsworth從倫敦商學院MBA畢業後,進入英國奢侈品電商Farfetch,出任資深經理。“我在這裡學會用另一種語言和時尚行業跨界交流。”她說道:“至今為止,維護拓展人脈是我每日必修課程”。

還有曾經在加拿大畢馬威工作的Andrew Tudor,他從HEC時尚MBA課程畢業後,被法國時裝屋Chloé相中,成為其銷售策劃經理。


商學院選擇開辦時尚類MBA,但從回報率上來看好像發展的並不順利


5林明的選擇

不管怎樣,林明都認為自己的決定並沒有錯,這份經歷將為他打開多元世界的多扇大門,他能夠用一年的時間,睜開眼睛認真深入地看到不同的世界,這就超過了學費本身的價值。

至於經歷、視野、圈子對一個人未來的影響,似乎難有定論。如果有那麼一天,某個MBA事件給林明帶來人生的轉折,這叫 Don‘t connect.但在關鍵點還沒連接之前,沒有人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畢竟,商業社會沒有加法可做,但一定不壞。(本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國際MBA快訊,更多精彩資訊,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