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赏析丨①

深圳公正艺术品司法鉴定评估机构

今日与您一起赏析以下3件故宫博物院藏的藏品:

藏品赏析丨①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清同治,直径51cm,故宫博物院藏

瓷片为圆桌镶面使用。

圆形,背面素胎无釉,面坦平,中心饰黄地粉彩梅鹊纹,纹饰色彩丰富明艳,画意生动,棕褐色的梅树枝干曲折,淡粉色梅花枝头绽放,两只雀鸟栖于枝上,树边配有嫩绿的丛竹。

中心纹饰外施浅绿釉一周,边饰为两道描金弦纹,内绘蓝地粉彩朵花纹一周。

藏品赏析丨①


藏品赏析丨①

红地金喜字纹盒,清同治,故宫博物院藏

盒呈馒头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内外均矾红地金彩装饰。上下口沿及近足处均以金彩描绘变形回纹。腹部及圈足外墙各以金彩书写10个双“喜”字。

盒盖面中心以金彩书写一团“寿”字,围以变形回纹,四周环以两排双“喜”字,每排10个。

藏品赏析丨①

高4.5cm,口径8.1cm,足径5.2cm

盒底及盒内顶中心均绘结带毛笔、银锭、如意纹,纹饰外均围以4个双“喜”字。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署矾红彩楷体“燕喜同和”4字双行款。

藏品赏析丨①

此种矾红地金“喜”字盒属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大婚用瓷,有5种尺寸规格,大者称捧盒,较小的是粉盒,最小者为可以盈握在手的胭脂盒。


藏品赏析丨①

玛瑙卧莲鸳鸯,清,故宫博物院藏 高8.5cm,长15.2cm,宽10.7cm

作品为白、褐双色玛瑙质。

运用镂雕、巧作等技法将料中的白、褐两色分别进行圆雕,形成两只鸳鸯衔莲嬉戏的喜庆图案。下配荷叶形红木座。

巧作,也称俏色,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的不同颜色进行加工。

玉俏色最早见于商代,如安阳小屯商代遗址曾出土两件俏色玉龟。

唐代以后,特别是清代,巧作技艺更加成熟。由于玛瑙自身具有丰富的纹理和色彩,施以巧作,魅力更显独特,所以历代留下不少玛瑙巧作的作品,如唐代用缠丝玛瑙雕成的牛首杯、 明代红白玛瑙李白像以及清代的本件作品,均展示了玛瑙俏色作品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注:此图文摘自故宫博物院

收藏/鉴定/赏析/故宫博物院/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