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美團化”後陷裁員30%風波 摩拜否認裁員稱只是內部優化

共享領域的“巨星”ofo隕落,被美團併購的摩拜似乎也走到了發展的轉彎處。

12月25日,多家媒體報道稱,美團將對收購後摩拜人員進行優化,裁撤摩拜內部與美團重複的部門與員工,裁員幅度達到的20%-30%。同時也有消息稱,此次裁員規模或比想象中的大,其目的是主要是與美團打車實現最優化合並。

當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的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屬正常業務調整,部分崗位仍在招聘中。”

雖然說摩拜被美團高價收購,從根本上避免“ofo式”尷尬,但還是走到了“內部優化”的這一步,這難道是美團最終讓收購來的摩拜全面的融入到自身系統中來?

此前,摩拜工商資料已低調全面變更。據最新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摩拜於11月27日正式完成了股東工商變更,創始人胡瑋煒、投資人李斌、原CEO王曉峰、CTO夏一平等人退出。美團創始人王興順理成章的成為大股東,並持有北京摩拜科技95%的股份,美團聯合創始人兼CTO穆榮均持有5%股份。新增摩拜總裁劉禹為監事。

其實,此前王興在收購美團之前曾表示,目前還沒給摩拜找到合理的發展方式。而對於此次大裁員,摩拜員工也直指是情理中的事情。

有摩拜員工向記者確認,本次裁員的補償相對苛刻,一般按照n+1進行,但超過25000元的,只按照25000的上限進行補償。而進入離職群裡的員工已經全部收到郵件,且很多人已簽字,最晚將在26號處理完畢。

還有人士向記者透露,本次裁員由美團進行操作,裁員完成後,摩拜現有的財務、人事等部門將直接由美團對應部門接管。業務部門,技術、地方站等裁員力度較大,而市場部幾乎全部被裁,北上廣的地方市場在本次裁員後僅留一人。

12月25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的美團人士解釋稱,此舉是為更好地聚焦核心能力,讓組織變得更加貼近業務,提升業務的推進效率,摩拜單車於下半年進行了兩次組織架構調整和優化,相應的崗位也有所調整。

該人士稱,針對此次因調整受到影響的員工,公司正積極協調,提供內部應聘的機會。對於未能成功內部應聘的離職員工,公司將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協商解決,保障每一位員工的權益。

有業內人士評論說,全面調整後的摩拜全面剔除了原始團隊的基因,而摩拜也從原來的胡煒瑋時代過渡到王興時代,徹底美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