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是位有名的武將,可一生沒有得到重用,劉備臨死前才說出真相

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不斷更迭,也流傳了很多君主和臣子之間的故事。可能說起主君和臣子,很多人都會想起劉邦與漢初三傑、李世民與紫煙閣二十四功臣、雍正與年羹堯等等。但今天要說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那個時候君主與臣子故事更是數不勝數。比如,典韋拼死救曹操、周泰忠心護主、趙雲七進七出救少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數趙雲。對於蜀漢,趙雲相繼對兩任君主都有救命之恩,而且對劉備的家室也是有恩。但劉備卻一直都沒有重用趙雲,這卻是為何呢?直到劉備臨終,這個謎底才揭曉。

趙雲是位有名的武將,可一生沒有得到重用,劉備臨死前才說出真相

劉備本是中山王之後,因家道中落,流落街頭以賣草鞋為生。儘管劉備起點低,但是為人仗義,並有鄉里商賈資助,於是在東漢末年也拉起了一支隊伍。雖然劉備有張飛和關羽相助,在眾多諸侯之中,劉備的勢力最為弱小,曾經一度徘徊在各路諸侯中間,來回投靠。而此時趙雲出現了,一杆白槍、一批白馬,颯爽英姿,各路諸侯直接拋卻腦後,唯獨只投奔劉備。

趙雲是位有名的武將,可一生沒有得到重用,劉備臨死前才說出真相

趙雲和劉備之間相識比較早,兩人相交現在說來也是緣分使然。早年劉備曾經投奔同窗好友公孫瓚,就和趙雲有過交情,當時兩人都惺惺相惜,可惜一臣不能投二主。此時趙雲的兄長離世,趙雲以此為理由回家守孝,並向公孫瓚告辭。就這樣,趙雲與劉備錯過。但趙雲再次出山之時,就認準劉備,於是帶上裝備直奔劉備大營。

趙雲是位有名的武將,可一生沒有得到重用,劉備臨死前才說出真相

趙雲自跟隨劉備之後,經歷數次戰役,每每關鍵時刻都是趙雲相助。劉備起兵之時基本都是步兵,在經過幾場戰鬥之後,兵力直線下降。趙雲投奔劉備之後,發揮自己專長,為劉備建立起一支騎兵部隊,並且親自擔任劉備的保鏢。趙雲盡職盡責,在劉備數次落難要被幹掉的時候,都是趙雲一馬當先。當年劉備下江南娶親,被孫權算計的時候,是趙雲挺身而出救駕;當年劉備老婆和孩子落入敵陣,是趙雲七進七出救回夫人和少主;當年孫尚香準備帶著劉禪回江東的時候,是趙雲拍馬追回了少主;當年入川的戰役中,是趙雲帶兵馬一路大勝,打出了赫赫盛威。

趙雲是位有名的武將,可一生沒有得到重用,劉備臨死前才說出真相

趙雲如此出色,按道理劉備應該給予重任,但是劉備僅僅封賞了一個“五虎上將”的名頭。大家說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導致趙雲無法被重用。其實劉備也想重用趙雲,可惜因為其他因素,他不得不考慮趙雲的職務問題。第一就是趙雲當時來投,只人匹馬,沒有帶來軍餉,也沒有帶來士卒,而其他將領就不一樣了。馬超來投的時候,直接帶來了西涼騎兵,將劉備蜀漢的戰鬥力直線提升;黃忠和魏延來投的時候,帶著偌大的長沙城,不僅補給兵員還帶來了糧草;自己的兄弟張飛直接變賣家產跟著自己一起幹。如果給趙雲更高的職務,其他人就無法滿足了。

趙雲是位有名的武將,可一生沒有得到重用,劉備臨死前才說出真相

第二個原因就是當初趙雲接受封賞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得罪了絕大多數同僚。那就是天下未定,作為臣子不應該享有賞賜,這一句直接打臉了其他人,就連劉備的結義兄弟都對趙雲有意見。鑑於此,劉備為了平衡臣子關係,做了妥協。

趙雲是位有名的武將,可一生沒有得到重用,劉備臨死前才說出真相

而且劉備自己也需要趙雲,趙雲從一開始就忠心對自己,不光救自己,還救了少主劉禪和自己的夫人。劉備必須要留一個忠誠無比的人,護衛自己一家老小,而這個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趙雲。當年劉備在經歷夷陵之戰後,在白帝城託孤,他點名要見趙雲。據傳說,劉備讓趙雲繼續保護劉禪,如遇到對劉禪有威脅的人,可以直接採取行動。由此可見,不是劉備不重用趙雲,而是劉備有著自己的苦衷。而且趙雲是劉備選來輔佐劉禪的重要之人,自己不重用,由劉禪重用,好讓趙雲感恩戴德,更好為蜀漢服務。帝王之心,猶如大海之針,讓人難以揣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