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全球音娛行業大事件|年度回顧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2018年的主題仍是“巨頭”,然而巨頭活得並不輕鬆。

Spotify順利上市,然而股價短暫高光後卻連續下跌;主流廠牌們也早已是困獸之鬥,雖然忌憚流媒體服務商轉型後的衝擊,卻又難以捨棄幫助其賺得大量版權費又可以免費宣傳的平臺;幾大票務巨頭紛紛陷入數據洩露以及暗通黃牛的風波,各個領域依舊是問題重重。

殘酷的市場競爭加速著行業洗牌,也留給了行業各大“玩家”諸多潛在的、微妙的發展可能。Spotify和三大的蜜月期要結束了,不過其仍具備擁有“一招制敵”的可能;維旺迪出售環球音樂的股份或將引發行業潛在的併購潮;蘋果收購Shazam後,甚至可能一次性地扭轉在諸多市場格局中自身的被動局面。

音樂財經精選了全年十大具有重要意義的全球音娛行業事件,一起來回顧2018年的“格局殺”。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不管目前這位流媒體巨頭的境遇如何,這都是今年國際音樂市場最大的事件。

2018年4月,Spotify上市了。一上市,它就給了華爾街一個下馬威:紐約證交所給Spotify的上市參考價格是132美元,在美股開盤後三小時開始交易後,其開盤價達165.90美元,漲幅約27%;隨後回吐部分漲幅,但最終仍收漲13%,收報149.01美元。Spotify的開盤市值達到了296億美元,比去年12月路透社報出的190億美元估值高出了100億美元。

這一成績,已經使得Spotify成為了繼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首日市值2339億美元、2012年Facebook首日市值817.4億美元以來,赴美的第三大科技IPO。然而在市場低迷和目標價走低的情況下,Spotify的股價在年底已經連續跌破130美元。

面對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加之和三大的合約就要到期,今年上半年搶盡風頭的Spoitfy未來的路依舊艱辛。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維旺迪出售環球音樂股份或將引發音樂行業潛在的併購潮。

2018年11月,環球音樂集團出售股權的決定得到了進一步落實。在Q3的財報會議上,傳媒巨臂、環球音樂母公司維旺迪宣佈,其已開始與多家投行接觸,最終篩選出了5到7家承銷商,並在12到18個月的時間內推動股權出售事宜實現交割。7月,維旺迪方面曾表示,該公司計劃出售環球音樂最多達50%的股權,而根據它最新40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這筆交易的總額最高可達200億美元。

顯然,一旦出售成功,環球音樂無疑將幫它的母公司維旺迪賺得盆滿缽滿。與此同時,如此大規模的交易無疑也將為整個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因為它很可能將令更多音樂資產的所有者加入到套現行列中來,由此引發潛在的併購潮,而這股併購潮將是前所未有的。

在大多數分析師看來,鑑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付費流媒體服務,因此音樂行業將在接下來的1到2年間繼續實現強勁增長。

這也解釋了維旺迪為何決定要在此時出售環球音樂的股份,因為在這個時間點上,版權的買賣雙方恰好都在實現快速增收。即便如此,這類交易的吸引力能持續多久仍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音樂這門生意會隨著流媒體的增速放緩而顯現出較高的波動性。一旦市場培養出了消費者的付費習慣,那麼來自對市場份額的競爭便會加劇。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2018年的最大買賣。

2018年11月,通過了歐盟的反壟斷調查後,索尼收購EMI版權代理的交易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完成了最終註冊。本次交易總額達到23億美元,是近幾年音樂產業內一筆金額較大的收購交易。同時,該交易的完成也意味著EMI版權代理將成為索尼的全資子公司。

得益於歐盟監管機構對索尼收購EMI Publishing版權代理交易的放行,再加上手中持有的價值近6億美元的Spotify股票也有望繼續升值,索尼音樂未來的收益無疑會繼續攀升。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Spotify正在尋找一招致勝的方法。

2018年9月,Spotify開通了音樂人可以直接上傳歌曲與專輯到其平臺的新功能。這意味著,一旦這項工具正式發佈,音樂人將無需經過廠牌、分發平臺,甚至Spotify員工的手,便可輕鬆獲得版稅支付。這款隸屬於Spotify for Artists項目工具的出現,意味著註冊獲得通過的音樂人將不僅能夠管理他們的頁面和查看聽眾互動度,還能根據其需求上傳作品至該平臺。

目前,Spotify通過放開直接協議去吸引更多獨立音樂人的入駐,並通過算法和歌單將其中的優質作品推給更多聽眾,從而實現對平臺播放量份額的進一步掌控。

不過在短期內,這些策略仍然難以撼動主流廠牌的地位。因此,它需要找到一招制勝的方法,而從頂級流量音樂人下手最為穩妥,它完全可以為頂級音樂人出更高的價。在Spotify上,Top 20的音樂人目前佔據了該平臺上約22%的播放量。對於Spotify而言,這的確是個機會。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這筆交易很有可能將在流媒體競賽中幫助Apple Music贏得更多優勢,甚至一勞永逸地改變整個行業。

今年10月,隨著歐洲監管層面的放行,蘋果對Shazam發起的4億美元的收購也隨即完成。考慮到Shazam在過去近20年在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都留下了身影,這個數字比Apple Music目前登陸的市場還要多出近一半。

這意味著,Apple Music可以在進入新市場前先通過對Shazam數據的挖掘來分析潛在用戶的喜好,同時藉助大數據實現對新音樂作品的精準推送,並優化它在算法運作方面的能力。此外,Apple Music還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來針對不同的內容進行運作,比如基於時差、地理差異和內容偏好等因素,優化Beats 1電臺的日程,藉此吸引更多聽眾和潛在的付費用戶。

對於Spotify來說,這顯然不是好消息。未來,無論蘋果是否決定切斷Shazam對它的導流渠道,Spotify都面臨一個不確定的競爭環境。假如Spotify排除至平臺之外,那麼Shazam的用戶便只能通過Apple Music收聽音樂,這對於前者顯然是一個巨大打擊。倘若Shazam繼續保持獨立運營,且Spotify仍然在它上面佔有一席之地,那麼Apple Music將能夠因此獲取到Spotify用戶的行為動機等數據,這對於一家數據驅動型公司而言也不是好消息。

此外,有了Shazam技術團隊的助力,蘋果的諸多產品,比如Mac系列、iPhone、iPad、HomePod和車載娛樂等產品或服務都有望在音頻方面得到進一步提升。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規範二級票務市場是整個票務系統良性發展的必經之路。

2018年9月,Ticketmaster被曝光“暗通黃牛”,不僅可以向首次出售的門票收取服務費,當該門票在二級市場以虛高的價格進行轉售時Ticketmaster又可以收取一筆價格更高的服務費。儘管,Ticketmaster的負責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Ticketmaster從未允許二級市場以犧牲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來抬高大量門票價格,不過該風波依然在國際票務市場引起了巨大波動。

在8月中,Ticketmaster就關停了英國市場旗下的兩家二級票務平臺Get Me In!和Seatwave,其競爭對手See Tickets、Eventim UK和AXS也紛紛轉型為門票轉售服務平臺,二級票務市場正在秩序混亂和黃牛氾濫的背景下迎來“空前團結”的局面。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國際音樂流媒體拼“靠山”的格局趨勢已經愈發明顯。

2018年9月,在經過數年甚囂塵上的傳聞後,衛星電臺服務提供商SiriusXM終於在今年完成對流媒體音樂服務商Pandora的收購,作價金額高達35億美元。

根據雙方的聲明,這筆交易將創造出“全球最大的音頻娛樂公司”。合併後,新公司2018年的總營收將超過70億美元,月活用戶也將超過1億。

2018年除了背靠騰訊、蘋果、亞馬遜的TME、Apple Music以及Amazon Music,Pandora以及Deezer也紛紛找到了“靠山”,流媒體將進一步進入“拼爹”時代,“獨立生存”的Spotify反而成為了影響戰局的最大“X因素”。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2018年票務市場為數不多的好消息。

2018年9月,Eventbrite終於上市,在去年以2億美元從Pandora手中收購競爭對手Ticketfly之後,Eventbrite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活動票務市場的領先地位。

8月底,Eventbrite還面向註冊用戶推出了一款名為“Essentials”的服務,旨在通過增值商業模式來增加現金流,同時改善用戶體驗。不過通過進行自身改革而迎擊競爭對手,Eventbrite並非第一家這樣做的公司。畢竟,無論是像Ticketmaster這樣的巨頭,抑或只是小型活動發佈平臺,都可能對它未來的發展造成阻礙。此外,像Eventbrite這種嚴重依賴於社交網站和搜索引擎的平臺,一旦遭到諸如Facebook、谷歌和Twitter這樣的巨頭對領地的入侵,它可能會變得毫無抵抗力。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美國創作人們終於取得了新的版稅保護進展,雖然只是一小步。

10月11日,美國政府簽署通過了“音樂現代化法案”(The Music Modernization Act,MMA)。這意味著,該法案生效後,美國版權法將迎來幾十年來正式的改革,不僅是詞曲作者,還將賦予製作人、錄音工程師法定的版稅分成權利。雖然目前途徑還比較單一,只是從衛星和網絡廣播,還不包括地面廣播,更沒有流媒體。

幾項立法不僅讓歌曲作者在流媒體服務方面的報酬能夠得到保障,讓相關歌曲作者和藝術家將能夠獲得1972年之前錄製歌曲“拖欠”的版稅,也讓除了詞曲作者之外的更多幕後創作工種獲得了應得的收入(雖然只是一部分),減少被拖欠薪酬的煩惱。

目前該版權法相比之前更適用於當下的音樂產業現狀,生效更快,並在“音樂製作人分配法案”中首次提到了製作人。雖然只是一小步,不過美國創作人們終於取得了新的版稅保護進展。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音樂人與大集團博弈的典型案例。

11月19日消息,在與Big Machine合約期滿後,Taylor Swift發文宣佈自己正式簽約環球音樂旗下Republic唱片,成為環球音樂全球旗下藝人。值得注意的是,Taylor在簽約環球時,合同要求如果環球出售Spotify的股份,則將必須與其分成,且不得扣除。

此前已有多條消息源透露,包括三大和Spotify、Apple Music等在內的公司或平臺都曾競相向Taylor Swift拋出天價邀約,希望將其招致麾下或者簽署直接協議,但環球在Spotify股票上做出的讓步顯然是她最終同意與對方達成協定的推動性因素。

根據雙方的協議,一旦環球唱片決定將其所持Spotify的股票套現,音樂人將得到比其他兩家唱片公司更好的待遇。根據Spotify最新不到2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倘若環球將同等比例的收益分給旗下音樂人,這筆錢則約為2.2億美元。考慮到95%的音樂人與他們的廠牌保持著債務關係,因此,一個完全可能的構想是,Taylor Swift成功說服了環球唱片向音樂人免除了一筆金額高達上千萬美元的債款。

郵箱:[email protected]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商業 | 為什麼說Taylor Swift才是“真朋克”?

反叛、敢與大集團作鬥爭,似乎都驗證了Taylor Swift的朋克屬性。

2018-2019全球音娱行业大事件|年度回顾

商業 | Spotify進軍新市場的背後,唱片公司們在打什麼算盤?

Spotify和主流唱片公司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微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