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你还在复发吗?

  • 每日一症—肩周炎

今天,我们来讲讲“肩周炎”这个问题,目前,对于广大的人群来说,患上肩周炎的几率也越来越高,比如说:上班族、教师职业写黑板字、粗重活较多的工人;长期性周而复始的重力作用,造成累积性疲劳损伤,虽然受力一般仍在肩关节软组织强度内,但组织出现了慢性疲劳,强度和韧性即下降,有的表面无特殊变化,但内部组织结构已出现损伤或病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易发病,成为易患肩周炎的因素。

 所以,了解自己身体的机能、病发原因,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预防,下面我们就先进一步认识“肩周炎”这一情况。

首先,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1.主要症状: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

2.多发群体:50岁左右女性

3.主要病因:软组织退行病变,长期过度劳损,伤后治疗不当等

4.治愈性:一般难根治。

  • 肩周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

1.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劳损;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等。

肩周炎,你还在复发吗?

2.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 肩周炎症状有哪些

肩周炎的病程传统上分为三期:即凝结期、冻结期、解冻期。凝结期,主要病变位于肩关节囊,关节囊紧缩,关节囊下皱褶互相粘连而消失,肱二头肌长头脏腱与腱鞘间有粘连。随后进入冻结期,此期除关节囊严重萎缩外,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受累,退行性变加重,滑囊充血、增厚,组织缺乏弹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经7~12个月后进入松动期,炎症逐渐消退,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能逐渐恢复。

肩周炎,你还在复发吗?

1. 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 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 怕冷

部分患者肩部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 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 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如何调理肩周炎

第一步:患了肩周炎,应该要积极适当活动活动肩部,但是也不要运动过量,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搓背:就像平常挠痒痒一样把手往后面拉伸,肩周炎患者两手应该很难够到,可以拿着一根毛巾就像洗澡搓背一样活动肩部。

肩周炎,你还在复发吗?

第二步:背后拉手

一只手从上面往下伸,另一只手从下往上伸,去拉上面的那只手,两只手可以互相拉一拉活动肩膀。

第三步:包头

像仰卧起坐一样用两只手十指交叉放在头后面,两手拉紧后重复做夹紧头部和放松数次。

肩周炎,你还在复发吗?

第四步:甩手

可以随意地在空闲时间甩一甩手,可以在身前身后以圆圈状甩手,也可以上下甩动,注意在甩手时要把握好力度,不要太使劲。

第五步:伸展肩膀

两手展平,可以向后慢慢向着后背拉伸,也可以慢慢向上拉伸,只要是可以拉伸的方向都可以适当地活动活动。

肩周炎,你还在复发吗?

第六步:活动肩膀

控制肩膀可以做耸肩,想象用肩膀夹住脑袋,接着可以交替耸肩,也可以控制肩膀转圈活动。

小贴士

因而,对于易患肩周炎的同胞们,大家都要适时地去运动,舒展神经;上班族,久坐在办公室,可适当的伸展一下筋骨;预防肩周炎影响身体的机能。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专业问题需咨询专业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