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坏的老人有多坏坏”——这个命题很伤心

“你见过最坏的老人有多坏坏”——这个命题很伤心

“你见过最坏的老人有多坏”?这个命题很伤心。首先伤的是老年人的心。好像老年人都坏,只是坏的程度不同,只有最坏的,没有不坏的。其次是伤了年轻人的心。当下的年轻人,其父母应该大 部分是老年人,或者即将成为老年人。试问:难道我们家中慈祥而年迈的父母亲,都是坏人吗?

“你见过最坏的老人有多坏坏”——这个命题很伤心

“你见过最坏的老人有多坏”,这个命题来源于个别老人外出“碰瓷”,还有个别老人倚老卖老,乘车争座抢座,或者为老不尊,与年轻人交往中蛮不讲理,甚至言行卑鄙不齿。我也承认当前社会上存在这些事实,但从良心上讲,这毕竟是少数。我国现在 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只要不是走在深圳的大马路上,应该到处都能见到老年人的身影。我是个公交族,一年到头乘公交车上下班,单程14公里,遇到高峰期,那也是挤得喘不开气。我见到无数次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老年人再三推辞,一谢再谢的感人场面,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当然,说不定哪天就会让我遇到老年人跟年轻人争座位的事,但我仍然坚信:老年人和所有的人一样,还是好人多。“霸座男”、“霸座女”都是年轻人,有的还是博士。我们为什么没有提出:“你见过最坏的年轻人有多少”。

“你见过最坏的老人有多坏坏”——这个命题很伤心

毋庸讳言,确实有老年人上街“碰瓷”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发生了南京的彭宇案后,年轻人上街“畏扶如虎”,一时舆论界展开了“扶还是不扶”的大讨论。此案,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发文澄清事实,彭宇确实撞了老太太。但迟到的洗白再也洗不白了,全国人民都认为彭宇被冤枉了。南京法院那个法官案子没办错,却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谁让他审判语言太没水平: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送她到医院?将来“碰瓷”还会有,哪个年龄段的都有,不管发生在哪个群体,不能认为有老年人“碰瓷”,就定义老年人最坏;更不能认为 有老年人“碰瓷”,上街见了老年人摔倒就不扶了。

“你见过最坏的老人有多坏坏”——这个命题很伤心

当前,所发生的各种不道德的社会现象,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至上,尔虞我诈,是非不明,美丑不分,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反映,哪个年龄层次的人都有,不可以偏概全。弘扬正能量,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