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实原因!你真的想不到!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人们经常用来赞美那些对事业、工作能“舍小家、顾大家”,兢兢业业奋斗在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们!可是大禹在当时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其中竟有他的难言之隐!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实原因!你真的想不到!

这里得从大禹的父亲姒鲧[gǔn]说起,姒鲧是大洪水时代善治水的专家!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德高望重,受人拥戴,被推举为崇部落的首领!这个部落根据地在今天的河南禹县,是当时唯一懂得水利工程的部落,他不但善于治水,而且发明了后来的城郭,让人们得以安居!后来因与尧之子丹朱、舜争部落联盟共主之位,被以“治水不力”之罪被尧流放至羽山(江苏省东海县),后被诛杀!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实原因!你真的想不到!

姒鲧被流放时并没有牵连家人,一则因为大禹当时已经成为与父亲齐名的水利专家,舜希望利用他可以继续治水!二则是大禹所在的部落势力在联盟中还是很强大的,舜帝有所顾虑,并没有把事情做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禹得以保全家人,并继承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实原因!你真的想不到!

大禹自知所处的地位,还不足以与舜抗争,在部落没有足够强大起来之前,不敢流露出一点他的愤怒,他用低姿态来化解舜对他的猜忌,小心谨慎行事!《史记》中记载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不敢入”!大家可以看到,原文记载并不是“不想入”,而是“不敢入”,他不能再重蹈父亲的覆辙,背上“治水不力”的罪名,只能全力以赴的完成治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治理洪水是首要的头等大事,比领军打仗都重要,这样更容易积累政治资本,所以必须把时间都花在积蓄、培植自己的力量上!十三年后,洪水大治,大禹声望达到高峰,而在这么多年的督工奔走中,大禹已经联络了足够的力量,来推翻舜,最终舜不得不让位给大禹!今天暂不讨论”禅让制“,只要记住一点,人任何时候都是靠实力说话的!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实原因!你真的想不到!

最后,无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和结局如何,”大禹治水“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当我们面对艰难险阻,甚至是大自然的力量时,就得拥有超出一般人的毅力和品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将上古人物神化的原因所在,是让他们那优秀的精神品质流传下来激励后人!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实原因!你真的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