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禅让背后的政变 血腥与残忍

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禅让制”成为孔子以降托古改制的最佳借口,至今还堂而皇之地在历史教科书中享受着美誉。但细细读史书会发现,禅让制的背后有很多问题:黄帝六世而传至尧,尧以前全是世袭,为什么单单到了尧却要改变祖宗成法呢?有史以来,出于公心的禅让仅尧舜二例,后世仅有的几例禅让都是被逼无奈之下,为保命而演出的把戏(乾隆除外,有禅位和没有禅位都一样),为什么差距会如此之大呢?看看相关史书的记载:

《韩非子·说疑》上说:舜逼尧,禹逼舜,汤伐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战国策·燕策》则日:“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

《山海经海内北经》称大禹治水时,曾经建造多座四方台型金字塔建筑物,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山海经海内南经》称: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竹书纪年》里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不与父相见

尧舜禹禅让背后的政变  血腥与残忍

与后世一样,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也充满了充满了暴力和残忍。尧执政后期,争夺权力者比比皆是,尧本人将争夺权力者之一的担朱予以囚禁。但是,却没有防住另一个:舜。舜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逼尧退位。舜后来以治河不力为由,杀了大禹的父亲鲧。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理由是,后者是争夺氏族部落联盟领袖的有力者。舜监视大禹的家人,大禹十年来三过家门而不入,害怕被舜杀死。舜可以杀死鲧,但治不住洪水,不得已启用大禹,给大禹喘息翻身的机会,而在后来禹取代舜夺取权力后,则对舜的部下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报复。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逃到南方,仍不免一死的命运。史她们在大禹支持者的屠刀下,流着泪被逼跳江自杀的。这完全是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禅让制向来都是充满了暴力和残酷的。禅让制根本就不是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它与民主制度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些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1)、禅让制是权力争夺的结果。是建立在争权夺利的基础上的。在实现禅让之前,首先要经历剧烈的权力争斗。最后由胜者掌握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在世袭制度建立之后,禅让制仍然并存着。至少,从形式上讲,从西汉朝至北宋王朝,其每一个开国统治者都是从前代的末代统治者手中“禅让”而获得政权的。其本质,与尧舜禹时代的禅让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表现为成王败寇。 2)、民主制度是民意选择的结果。是按照法律和人民意志转让权力。民主制能让社会进步。而禅让制只能使社会整体腐败。因为民主制度中执政者要取决于民意。而后者中执政者只取决于实施阴谋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