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入门

宏观经济入门

今天这张图,我劝你们珍惜。

因为搞到它太费劲了,需要交两万多的年费。我专门求之前在门户网站的同事用公司账号帮忙下载下来。

你们可以把它保存在手机里,这是我见过的最清晰完整的宏观经济图,数据可视化的魅力可见一斑。

宏观经济入门

当我们讨论宏观经济,是在讨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

比如:

  • 总供给与总需求

  • 国民经济总值及增速

  • 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

  • 物价水平

  • 就业情况

  • 货币和信贷的总规模及增速

  • 进出口贸易

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作为个体,有必要关注宏观经济么?

我刚接触理财时觉得宏观经济是很虚无飘渺的东西,不如研究余额宝、炒股、选房实际。

可越深入越发现,理财其实是守财,并不能获得大量财富。

想赚可观的财富需要认清宏观经济规律,看懂货币洪流的走向,个体不过是其中的一叶扁舟,混水摸两条鱼罢了。

水大鱼大,家庭财富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在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必然要依赖整体经济情况。

宏观经济入门

如上图,接下来我们将分成六个部分来介绍,分别是:

  • GDP

  • PMI

  • 工业企业运行状况

  • 通货膨胀

  • 货币和信贷

  • 监管政策及海外环境

GDP(横屏看图)

宏观经济入门

从这张图我们能明显看到平时常见的「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我的理解是,出口对外赚外汇,投资和消费则拉动内需。

三驾马车中,投资的累计值远大于消费,说明我们目前的增长主动力还是靠投资。

三驾马车拉动GDP增长是一种追求增加产出的思维。在这种引导下,我们对GDP增速一直有执念。

但增加产出并不意味着全部,它仅说明以货币为单位的生产总值在增加。并不能反应个体财富(财富=个体需求的满足)是否增加,不能反应资源是否有效配置(不然为什么要供给侧改革?),不能反应生产和消费结构是否优化,不能反应财富分配的效率与公平。

如果未来能够扭转成依靠「消费」来拉升,哪怕GDP增速不高,但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还是有保障的。因为市场才是决定财富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

另外,以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达79%。

其中房地产这个拉动经济增长的夜壶,占比为18%;制造业占比35%;基础设施占比25%;

这些数据你们感受下。

PMI和工业企业运行状况(横屏看图)

宏观经济入门

这两个部分放到一起说。

PMI(采购经理指数)的调查方法简单有效,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发布一次,早于其他经济指标,所以是一个具有风向标性质的先行指标。

通过上图大家可以记两个东西:

第一它由需求、生产、库存和价格四个部分组成。第二50%是PMI指数的荣枯线。

通货膨胀(横屏看图)

宏观经济入门

CPI,反映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宏观指标。因为统计复杂,这是一个滞后性数据。PPI,反映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动。

PPI是生产端的成本变化,加上房租、渠道等运营成本,传导给CPI消费端的成本变化。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通货膨胀水平,下个部分要介绍的货币政策也会很大程度上参考它。

货币和信贷(横屏看图)

宏观经济入门

货币和信贷,个人财富最直观的体现。

这部分不多写了,因为之前写过两篇文章详细介绍过:

这篇文章从货币和信贷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周期的产生。

央妈是印钱的,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与「信贷」数量,并维持市场流动性。有多少货币目标,就得有多少货币政策工具。央妈都有哪些工具?可以看上面的文章。

监管政策和海外环境

宏观经济入门

最后这部分就是介绍一下影响宏观经济的主要单位:

证监会—管股市的,也是很多投资人的初恋收割机;

银保监会—管银行和保险的。

央行—上文介绍过了,主要就是印钱,制定货币政策,调节流动性;

政治局会议—经济方面的高规格定调吹风会,需要关注;

财政部和国务院—最大的买卖方;

宏观经济入门

财政部支出项目一览

美联储—最大的对手方,继续加息的概率是99%。

总结一下:今天图片是主角。文字注释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也不一定对,期待和大家讨论。

另外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付费,你们认为有用就赞赏1块,随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