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洛神赋十三行》 简称《十三行》, 是东晋王献之传世的小楷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名文《洛神赋》。

王献之喜书此赋,但仅留传从“嬉”字至“飞”字共 13 行,计 250 余字,真迹已失传。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现藏首都博物馆。

从楷书发展史来看,《十三行》的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

可以说它既是晋楷的终结,又开创了唐楷先河,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注:王羲之虽继承了钟繇的古意又参以晋人的潇洒流美,但秀逸妍媚不比王献之。

如果说“大王”美在于功力深厚而意蕴无穷,“小王”则美如翩跹少年神采飞扬。如果说“大王”之书还与钟繇保持着较多联系,那么王献之的《十三行》则是真正的小楷模式,标志着楷书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如把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和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 作比较,不难发现短短200年间中国书法的发展速度快到令人惊奇。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年少即负盛名。唐张怀瓘说:“(王献之书)若风行雨散,流便于草,开张于行,章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王献之“幼学其父,次习于张,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张怀瓘《书断》),进一步冲出了父辈的朴厚,逐渐迈向自然、超逸、妍美的境地,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便是其代表作。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晋中(书令)王献之书

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

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

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

欢兮,托微波以通辞。愿诚素

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

指潜渊而为期。(执)拳拳之

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

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

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

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鹤立,若将飞[飞]而未翔。践

椒涂之郁烈兮,步蘅薄

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远兮,

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灵杂逯,命畴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

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

(二)姚兮,携汉滨之游女。叹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瓟瓜之(无)匹兮,咏牵牛

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

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原石原拓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及名家临作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