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我反對取消中小學職稱制度

李鎮西:我反對取消中小學職稱制度

職稱是無數教師一生的光榮與夢想。說是“光榮”,是因為職稱既是專業技能高低的標誌,也是職業尊嚴的象徵;說是“夢想”,是因為許多老師終其一生都在為評高級職稱而奮鬥,不少人到退休之際都還沒有實現自己的“職稱夢”。

我的朋友“王開東”在《珍愛生命,遠離評職稱》一文中說:“無論是職評順風順水的老師,還是遭遇滑鐵盧的老師,大家無不對職評深惡痛絕。”

說大家“對職評深惡痛絕”可能有些過,但相當多的中小學教師對現行職稱制度不滿意,這是事實。究竟怎麼不滿意,不能僅憑感覺,得用數據說話。11月中下旬,我以微信公眾號“鎮西茶館”為平臺,進行了一個以職稱評定意願為內容的調查。

呼籲職稱制度改革是廣泛民意

本次調查為期一週,共有38694名教師參與調查,覆蓋全國32個省區市。其中,來自直轄市的教師佔比3.58%,省會城市和一線城市教師佔比8.41%,二線城市教師佔比30.45%,鄉村教師佔比為57.21%。另外,中小學教師佔調查人數的絕大多數,分別為小學教師佔40.47%,初中教師佔38.4%,高中教師佔17.03%,幼兒園和職業中學教師只有1.51%和2.44%。由此可見,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對國家職稱評定更加看重。

本次參與調查的教師大多來自於公辦學校,佔96.42%,民辦學校教師僅佔3%。所以,調查結果大多反映的是公辦學校教師的意願——不過,民辦學校職稱評定存在的問題也和公辦學校差不多。

下面,我就本次調查情況作個簡單歸納。

第一,公辦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難。公辦學校中,10—30年以及30年以上教齡者佔調查總人數的80.5%,這些教師工作年限長、經驗豐富,可大多數人仍為一級教師(51.41%)和二級教師(34.88%),被評為高級職稱的比例為10.37%,而正高級職稱比例僅有0.14%。

第二,教師對國家職稱評聘標準瞭解不夠。面對“您是否瞭解國家現行教師各職稱等級評聘的標準條件”的調查題,表示“非常熟悉”的只佔30.91%,而表示“瞭解一些”的佔51.54%,還有17.41%的調查者表示“比較模糊”。其實,國家的有關條件和政策是比較清楚的,之所以還有不少老師說“比較模糊”,可能與基層學校在職稱評定過程中對政策的宣傳不夠充分有關,導致老師們感覺政策不透明、不公開,這也是大家對職稱評定頗有微詞的重要原因。

第三,絕大多數教師呼籲職稱制度改革。面對“您認為現有職稱制度是否能夠激發調動老師的工作積極性”的調查題,僅有3.86%的人認為“是”,而79.44%的人認為“否”,還有16.59%的人表示“不好說”,另有0.11%的調查者沒答題,可見絕大多數老師沒有感到現行職稱制度能夠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針對“現有教師職稱制度是否需要改革”的調查題,96.89%的老師認為需要改革,有2.21%的人感覺“不好說”,僅有0.73%的人主張“維持現狀”,還有0.11%的人沒答題,可見呼籲職稱制度改革是相當廣泛的民意。

第四,大多數教師把改革期待指向工資待遇。針對“您認為調動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以下哪方面的內容更重要”,有57.04%的人選擇“工資收入”,有18.08%的人選擇“績效獎勵”,兩項人數佔75.12%,這說明教師普遍認為提高工資收入和績效獎勵能夠調動和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性。由此可見,教師的個人成就不僅僅需要從專業成就、學生成長等方面獲取,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與自己勞動匹配的工資待遇評定自身價值。

第五,絕大多數教師希望取消職稱制度。對中小學職稱制度,有77.42%的調查者明確贊成取消,有7.01%的人不贊成取消,還有15.5%的人感覺“不好說”,另有0.07%的人未答題。

第六,大多數教師傾向於改革後的職稱以教齡長短作為評定標準。有69.91%的人主張按教齡到了一定年限自然晉升,有16.46%的人主張按教育教學業績晉升職稱等級,有11.27%的人主張參照工作量確定職稱等級,有1.27%的人主張按學歷確定職稱等級,另有1.08%的人未答題。

國外教師是否也有“職稱之累”?

以上是我國中小學教師對目前職稱制度的看法。那麼,其他國家的中小學教師評不評職稱?他們對教師的“激勵”從何而來?

在美國,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水平取決於:一是學歷——本科學歷是對教師的最低要求,研究生的工資水平會高一些,二是教學年限——工齡越長工資越高,三是教學成果——教學越有成效工資越高,四是教授科目(含課外活動)越多工資越高,五是市場需求——私立學校會付更高的工資給某些緊缺學科的教師。

英國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分為主任教師、副主任、高級教師、四級教師、三級教師、二級教師和一級教師。教師的職稱是決定教師工資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因為英國教師的工資是按照教師的職稱來劃分的。英國還設立了教師證書等級制,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具有政府規定的學位和證書,一般來說,學位越高證書等級也越高,教師證書的等級不同,起點工資和津貼的標準也不相同。另外,英國中小學還實行職務津貼制,津貼的多少按照教師的職稱來確定,在較大的中小學裡,約有40%的教師可享受到這種津貼。

德國沒有中小學職稱制度,但對教師的從業要求十分嚴格:在各種職業中,只有教師、醫生、律師必須通過國家考試,教師正式任教後,受到社會的普遍尊敬。德國教師的工資待遇也很高,教師屬於公務員編制,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公務員的一切待遇,並且教師資格受法律保護,一旦成為正式教師,沒有失業之憂。德國中小學教師共劃分為16個級別,每一級有不同的經驗檔,一般是每兩年或者三年升一個檔。

我反對取消中小學職稱制度

我明確反對取消我國中小學職稱制度,因為職稱是教師價值和尊嚴的標誌。但我也認為目前的職稱制度應該改革:

第一,增強教師考核評價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職稱評定只是最後的結果,而不同等級職稱的產生過程,就涉及科學、公正和權威的考核與評價。許多老師反對職稱甚至提出取消,其實他們反對的不一定是職稱本身,而是評審的不科學、不公正和缺乏權威性。所以,要在改革和創新考核評價方式上下功夫。實際上,我們已經有不少這方面的成功改革與創新了,比如:

——多維評價:盧志文先生所在的翔宇教育集團探索的“家長滿意、學生喜歡、同行佩服、領導稱心、自我認同”的“五維評價”,將單一的評價變為多元評價,防止了簡單化,相對比較科學和公正,值得肯定。

——模糊評價:李希貴校長說:“我們必須尋找綜合的、多維的、互動的評價方式,而具體實施方式就是人事制度構架中的以雙向選擇為特點的聘任制度。”他們學校放棄了繁瑣的精確的考核,不搞所謂“精細化管理”,而直接用聘任取代考核。當然,這裡“聘任”不是簡單的“校長說了算”,而是有著很科學很成熟也很有操作性的一個系統。只要到了新學年,各部門都爭相聘你,那就說明大家對你的評價很高;相反,如果沒人聘你,你就已經得到了最差的評價。

——教師參與:我在成都武侯實驗中學建立的學術委員會,承擔職稱評定的工作。我對老師們說,評職稱是一件很專業的事,不能搞“民意投票”,所謂讓申請者述職,然後投票決定誰上中級職稱、誰上高級職稱,這是很荒唐的,就像諾貝爾獎不能讓全民選而只能由專家評選一樣。於是,學校成立了學術委員會,每個教研組推出一位委員,條件是人品好、業務強,然後他們根據一套經全校教職工通過的“工作規範程序”操作。學術委員會的主任不由行政幹部擔任,而由德高望重的老師擔任。我曾經擔任過一屆委員,也只有一票,後來連委員也不當了,徹底退出學術委員會,讓學術委員會獨立工作。我當校長九年,很少有老師因職稱問題來找我,不是他們“不願給我添麻煩”,而是覺得找我沒用,我又沒有那個權力。所以,我認為,儘量讓老師們參與職稱評定,能夠確保職稱評定更公正。

第二,增加中高級職稱名額,組成權威公正的評審機構,只要符合條件的都上,避免“僧多粥少”的競爭。

第三,評上基礎職稱進入職稱序列後,按年限考核,只要達標,只要沒有大的教育教學失誤或事故,就一律晉升上一級職稱。

刊於2018年12月16日《教師報》,作者:李鎮西 ,原標題:職稱是教師價值和尊嚴的標誌——對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調查與建議


更多陝西教育資訊,請瀏覽陝西教育新聞網http://www.sxjyb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