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餃子,有這個說法?

立冬吃餃子,有這個說法?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立冬吃餃子,有這個說法?

一: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聽說過這句古老的諺語,南方朋友可能對此有些迷惑。其實很簡單,您仔細看看那兩邊翹翹,中間圓滾滾的餃子,長的是不是有點像咱身體上的某個器官?沒錯,就是耳朵。據說,這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後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直到唐代以後,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陽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紛紛被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於是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麵餃”。

由此,這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一來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名醫,再來,咱不是還有句老話,叫做“吃啥補啥”嗎,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冬天到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二:立冬吃餃子——交子之時

立冬吃餃子,有這個說法?

上面這個說法,一聽相信您就會明白。可這“交子之時”是什麼意思哪?其實啊,這個說法意思更簡單。“交”就是交替、交接、交換的意思。您想啊,這餃子一般都什麼時候吃啊?立冬、大年三十,這可都是新舊兩個東西交接的時候啊。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的交接,而立冬則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時節,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是不能不吃。

關於立冬吃什麼的立冬習俗

在南方,人們在立冬時節會愛吃些雞、鴨、魚、肉做的豐盛菜餚來進補。相比較而言,我國的臺灣同胞則更加重視這些傳統的節日,立冬這一天,各種酒店、餐廳、排檔定會高朋滿座,大食‘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美味。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湯來補充能量。

而在 我國北方,特別是京、津兩地的人們則愛吃餃子啦。為什麼立冬要吃這餃子呢?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兩季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就不能不吃啦!

立冬是我國流傳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