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先生:“桃梅李杏,这类花哪时开放?”少女的下联太经典了!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基本规则简单,限制少,成为了一个能够让各类人都登上的大舞台。普通百姓,文人官员,皇帝王侯,只要拥有基本的对联常识,没有谁会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借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对联和故事很多。比如兴趣广泛的乾隆皇帝,对对联十分热爱,常常出上联给大臣们对,其中也有很多经典对联,甚至时绝对。据说曾经有两位考生,都非常有才华,主考官们都不知道状元之位应该给谁,乾隆皇帝就出了个上联:“烟锁池塘柳。”结果成了绝对。

我们今天的故事发生在一位姓何的教书先生和一位少女之间。首先,我们要说明一点:古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有“七岁男女不同席”的说法,所以女孩的教书先生一般是女子,或者老人。如果是年轻的教书先生,家里的小姐们是要回避的。

那为什么这两人之间会发生故事呢?因为何先生是少女弟弟的教书先生。但是他这个教书先生有点不上心,教授知识的时候总是漫不经心的,还会布置小朋友无法解答的作业——对联。弟弟不会,自然会请教姐姐,于是弟弟就成了这两人之间的传声筒。

反复几次,何先生对少女心生爱慕,而少女反而越发讨厌这个教书先生来了。有一回,何先生按耐不住自己的爱慕之心,写了个上联:“桃梅李杏,这些花哪时开放?”暗指少女什么时候情窦初开。

这个上联其实还算委婉,奈何她已经对这个何先生心生厌恶,于是就挥笔写了个下联:“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这个下联字面上的意思是在问稻麦黍稷生长的先后,其实是在骂何先生是“杂种”!运用了一语双关的用法,真的是太经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