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之殤,一場跨世紀的爭論


中醫之殤,一場跨世紀的爭論



近日,一篇題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他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在網絡上廣泛流傳,不僅將權健集團推向了風口浪尖,同時也再一次引發了整個社會對於“中醫”的熱議。


事實上,近代百年以來,隨著西方思潮的進入,中醫在科學性、療效、教育傳承等方面就不斷遭到質疑。關於中醫的爭論,就像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遊戲,正反兩派,相互對壘,從未止歇。


中醫是什麼?


中醫即中國傳統醫學。其誕生於原始社會,成形於春秋戰國時期,在整個封建社會貫穿發展,沒落於當代。


中醫沒落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社會的進步、現代科學的發展與民智的進一步提高,卻人為的將其變得異常複雜。與時俱進的、頑固不化的、別有用心的、不明真相的全部都想插一嘴,有的義憤填膺,有的捶胸頓足,將中醫的沒落與國家興亡、民族興衰捆綁到一起。是讓其發展,還是讓其滅亡,各持一詞,爭的不亦樂乎。


辯論是好事,道理總是越辯越明,但是卻總有一些人想著把這本不清亮的水攪得越渾越好。


首先,中醫能治病嗎?答案毋庸置疑,當然可以,甚至可以說“中醫很治病”。但是中醫是科學嗎?確實不是!這在邏輯上並沒有任何矛盾之處。


一個東西科學不科學,不是它有幾分道理幾分好聽。很多最科學的或者最真實的解釋聽起來都是很繁瑣的,不一定符合大家的口味。進步就是這麼枯燥的。


維基百科中關於科學的解釋,前兩段是這樣的:


“科學是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前提下,設法探尋事物運作之明確規律的學科。科學活動所得的知識是條件明確的、能經得起檢驗的、強調預測結果的具體性和可證偽性,這有別於空泛的哲學。”


其中,”可證偽性“也被很多哲學家認為是科學的核心魂魄。也就是說,每一條理論必須提供很充分的自我否證的渠道,這才決定了理論的價值。


簡而言之,最基本的科學思維的原理是:任何東西都可能是錯的!一切都在等待更好的更全面的解釋。這才是科學啊。但是很顯然,中醫根本不存在”自我否證的渠道“。


但是,因為”中醫不具有科學性“就認為其無效,這也是十分荒誕的。維基百科上關於科學還有這樣一段,


“科學不等於尋求絕對無誤的真理,而是摸索式的不斷接近真理。故科學的發展史就是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偏差的糾正史。因此,科學本身要求對理論要保持一定的懷疑性,因此它絕不是正確的同義詞。”


可以這麼說,科學一直髮展下去的核心優勢跟動力,不是他們主張“正確”,而是他們一直懷疑自己“不正確”。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東西,也沒有最好最完美的解釋。只有越來越好的,越來越接近真理的。


所以,很多人所謂的“中西醫之爭”其實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什麼是西醫,這個東西本來就不存在,你去問一個在西方生活的人,他們有聽過“西醫”這個說法嗎?


現在歐美國家,也就是所謂的西方,他們實行的是“現代科學醫療”。現代醫學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一起努力打造出來的,並不是西方的醫學。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誤解,是因為現代醫學的很多因素最早是起源於西方。就像工業革命發生在西方,但是現在世界上最工業化的國家早都不在西方了。


現代醫學並不是一套方法,更不是某一個從事現代醫學的人的方法策略。而是全世界一起努力不斷的改進方法的最佳方案,是一個過程。


事實上,中醫裡面的很多方法也都可以去測試證明。努力做大規模的嚴謹研究,估計會有很多藥方都會被證明有很好的療效。


但是另一個事實就是:一旦這個療法得到證明了,全世界都會承認它有價值,但這個東西也同時已經屬於全人類了。儘管它的歷史背景是中醫,這一點不能忘記,但是那個時候它就已經變成現代醫學了。


其實,幾乎所有的現代藥,它們的原型都是來自於世界某個地方的某種當地的傳統藥。只是後來科學家們努力研究出了它們的具體哪個成分最有用,最後被製作成了最簡易最高效的一顆藥片。


中國曆朝歷代有很多行醫的人,有的很成功,也有的很失敗。但是隻有成功的醫者才能夠把新方法傳的更久,有效的藥方才能夠代代流傳下來。所以中醫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自然篩選和進化的過程。最後能夠脫穎而出保留下來的肯定很多都會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很顯然,中醫的進化過程看上去並不想現代科學那麼“靠譜”。可是,也不能直接就把“中醫”的那些東西統統否定,然後扔掉。


這個世界上的理論是各種各樣的,有很多“科學的”,也有很多“不科學的”。這些都需要保護,不能隨便就“燒”掉。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講,這些理論也有價值區分,因為可以做統計比較。


中醫裡面有太多太多的秘密等待發掘,而現在我們也終於有機會能夠用現代科學的手段把它們的原理藥理研究清楚,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甚至來說,這可能是對於“中醫”最好的結果。


不願意探索比較,堅決不變通,只是一味的“護中醫心切”。那真的是很大的損失,因為你的“護”,很可能是“害”。所以,也希望有些人,不要盲目自以為在捍衛中醫,因為你的每一聲捍衛,可能都是把中醫往絕路上又推近了一步。


當然,如果中醫不願意順應科學的潮流,想要堅持自己,逆流而上。但這需要的是很多很大的勇氣和毅力,踏踏實實的做出一個自己的現代體系,踏踏實實的做出自己的研究。明明確確的調查清楚哪些中醫方法有用,具體的療效和具體的副作用,療效的原理是什麼,等等。


現代中醫需要一部現代版的,符合現代社會的《本草綱目》來奠定新時代的地位。中醫講究藥方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但是很顯然,現代人和古代人的作息時間不一樣,現代的天氣和古代的天氣不一樣,甚至於草藥都可能在環境汙染中變得不一樣了,所以真的需要現代再出一本與時俱進的中醫鉅著。


而如今的“中醫”,既不順流,又不逆流,就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確實讓人看著著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