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有限的眼光限制了孩子無限的可能

別讓你有限的眼光限制了孩子無限的可能


1


前兩天帶孩子去聽作文講座,說到孩子寫作文都不愛檢查的問題時,家長們頓時像炸了鍋,紛紛說出自己的困惑與擔憂。

老師的一席話讓我們醍醐灌頂。

他說,如果孩子只是把作文當成了一項任務,能夠按時完成及時交給老師或者家長就覺得很不錯了,誰還願意再費時間去修改呢?

而如果孩子能把作文當成他自己的“孩子”,那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你們想想,有誰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當他傾注了足夠的心力和時間,他所做出的作品,一定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或者反饋的。而我們大多數家長在看到孩子的作文後,都會很嚴厲的對自己認為不合理或者不符合常規的部分作出評論和修改,直到修改到我們認為的滿意為止,而無視孩子的感受和自尊,這樣做就只會讓孩子覺得這樣的過程索然無味,從而生髮出更多的牴觸和反感。

延伸到現在孩子的作業問題,陪娃寫作業的寶爸寶媽們即便使盡了各種招數,孩子依然還是該磨蹭的磨蹭,該拖拉的拖拉,該犯錯還是依然會犯錯。

陪娃陪娃,我們究竟該怎麼陪,才能讓孩子們變得主動而自覺?

尹建莉老師說,再好的陪也不如培養孩子的自主性,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只有孩子有了自覺意識,才能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學習才會從強制性的任務變成孩子自己的“工作”。

相反,如果孩子的自覺意識沒有形成,孩子就會想盡辦法去偷懶,學習也會變成最大的負擔。

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

樊登老師曾經說,假如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覺得痛苦,那麼肯定是你的方法出了問題。

而錯誤的方式方法,會讓整個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淵。

生活中恰恰有很多家長總是沉浸於自己的執念當中,將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那個發號施令的人,結果就只會一步步把孩子逼向叛逆的邊緣。

2



別讓你有限的眼光限制了孩子無限的可能



我們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孩子?

第一、信任孩子,我們對孩子的控制,多半是源於恐懼和不信任。因為無法與孩子的思維同步,所以會生出無畏的擔心。而只有對孩子足夠的信任,孩子才能向我們敞開心扉,才會把心裡的困惑和小秘密說給我們聽。

第二、給孩子足夠的自由,人生來都是嚮往自由的,孩子更是如此,當我們以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去不斷的限制他,我們可能也已經用有限的眼光限制了孩子無限的可能。

家長管控太多,可能會暫時性的讓孩子學會,卻終究會讓孩子慢慢失去熱愛,也會讓孩子對學習充滿了痛恨和厭惡,也許他能夠在你的監視之下學習,一旦脫離你的視線便再無學習興趣。

第三、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孩子之所以有時候會與我們作對,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做法,讓孩子接收到的卻是不愛。所以,愛孩子就要表達出來,不要以為打擊、批評就是為孩子好,一個永遠得不到父母認同的孩子內心裡一定是缺愛的,多給孩子一些正向的反饋,多激勵鼓舞,讓孩子接收到愛的訊息,他才能在愛的土壤裡茁壯成長。

古語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實際上,棍棒教育出的結果大致有兩個極端,一個是以牙還牙,與父母完全對立;一個是表現出過度的孝順,內心充滿負罪感。

現代社會,科學的育兒方法總是會通過各種渠道無形的灌輸給我們,不能夠再讓一些陳舊的觀念禁錮我們內心的執念,做一個擁有成長思維的家長,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與孩子的成長同步。

3


別讓你有限的眼光限制了孩子無限的可能



有了端正的態度,那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不即刻做決定,停下來想一想;

當孩子出現一些小問題時,不要擴大到上綱上線,沒想好怎麼回答時,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允許孩子犯錯,不因衝動做出傷害孩子的事;如果孩子因為貪玩忘記寫作業,允許他偶爾有這樣的偷懶時光。在想到合理引導的方法時,再與孩子溝通,雙方都心平氣和時,說教才能奏效。

2、在不牽扯到大的原則的問題下,對孩子適當的妥協。摒棄“唯我獨尊”的想法,尊重孩子,才能換來孩子同等的信任與尊重;比如,下雨天孩子跑到雨裡面淋雨,有的家長會立馬呵斥叫停,生怕孩子感冒或者弄髒衣服,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耐心,給他穿上厚點的衣服,換上雨鞋,穿上雨衣,讓孩子自己體會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快樂與欣喜,又有什麼不好呢?

3、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成人的思維和孩子一定是有區別的,我們所謂的對錯,在孩子眼裡往往會有另一番解讀,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允許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當你能看到他眼中的世界,就能有辦法解決他所能面臨的問題。

在尹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有這樣一條引薦語:

我原來只看到我的孩子與你的孩子之間的差別,自從看了你的這些文章,才發覺這差別原來是我和你之間,作為母親,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實只是把孩子養活大了。

天下有多少雄心勃勃的父母,都奢望自己的孩子既能做頂天立地的棟樑,又能開繁花結碩果,而我們的慾望有多深,孩子就有多累,我們總是以愛的名義,用太多堂而皇之的道理,將他們軟禁在功課裡。

又有多少父母,想盡一切辦法,買最貴的學區房,讓孩子進名校,找最好的老師,報最貴的補習班,可我們都忽略了: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專業的家長,是一個能稍微拿出點時間來學習的家長,是一個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會認真想一想的家長,是一個給孩子足夠的愛與自由又能給予合理界限的家長。

今日薦書,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