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编撰的教育画册,内容极其恶俗,名字有水平没人提出异议

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书籍,一般的情况下,分为两类,一类是没用的、另一类是更加没用的。古人留下的书籍,对未来科学进步发展,基本上毫无价值。辛弃疾晚年也醒悟了,愤然写道:“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看了这些没用的书,还是读者的幸运,因为尽管无用,只不过浪费了读书人的时间而已,也没用造成大的伤害。

不过有一部画册,对人的坑害及其严重,因为这是教育画册,所以经常强迫孩子观看。不光是这样,名字起的有水平,直到现在,也没人敢提出异议。

这本画册叫《二十四孝》,现在许多家长,还是喜欢买一本,让稚嫩心灵的孩子,观看上面庸俗,血腥的图画。这不是夸大,画面里面的故事,家长应该也接受不了,不过家长不在乎,或者她也没有观看,就一股脑的塞给不懂事的孩子。

元代编撰的教育画册,内容极其恶俗,名字有水平没人提出异议

《二十四孝》的故事,多数是矫情的,这种有些虚伪的图画,还稍微让人能够接受的,比方说《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百里负米》、《涌泉跃鲤》什么的,,还是充满正能量的。但是有的故事,就让人接受不了,比方说:《尝粪忧心》,一个叫庾黔娄的人,在外地做官的时候,收到了父亲病重的消息,庾黔娄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中之后,医生告诉他想要知道你父亲的病情,你就必须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如果粪便的味道是苦的,那么病情就可能会有转机,于是庾黔娄想都没想就直接尝了一下父亲的粪便,发现自己父亲的粪便是甜的,庾黔娄就担心不已。编故事可以,可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尝粪就不对了。

元代编撰的教育画册,内容极其恶俗,名字有水平没人提出异议

尽管《尝粪忧心》的故事应该是虚构,不足以让人信服,可是下面两个故事,就可以说无稽之谈了,简直让人贻笑大方,竟然还是教育读物,就不怕误人子弟吗?这两个故事就是《卧冰求鲤》和《恣蚊饱血》。

元代编撰的教育画册,内容极其恶俗,名字有水平没人提出异议

《卧冰求鲤》的故事,讲的非常扯淡,有一个叫王祥的傻小子,生性智障,他从小死了亲生母亲,继母又不慈爱,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因此失去父爱,常常被叫去打扫牛棚。父母有病,他日夜照顾不得休息。有一次继母生病想吃活鱼,当时天气寒冷,河面结冰,王祥脱下衣服,赤身卧于冰上,硬是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一块冰。王祥敲开冰,抓到了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现在许多老师还在讲这个故事给她的学生听,衷心的祝福她也生出这样的傻儿子。

元代编撰的教育画册,内容极其恶俗,名字有水平没人提出异议

《恣蚊饱血》的故事,也是讲一直智障的故事,晋朝有一个叫吴猛缺心眼,幼年母亲早逝(估计是看到吴猛太蠢,无脸在活在世上了。),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贫买不起蚊帐,每到夏夜,吴父常常因蚊虫叮咬而睡不好觉,吴猛年纪虽小,但非常有孝心,为了让父亲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让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再叮咬父亲。吴猛不为父亲驱赶蚊子,而是自己脱光了喂蚊子,这故事在告诉我们,脑残是无底线的,只要你脑洞大开,什么垃圾故事都讲的出来的。

还有一个故事叫,这是古人最爱编的故事,这类故事在许多行业领域,都有传播,虽然情节不同,可是结局都是这样的。

元代编撰的教育画册,内容极其恶俗,名字有水平没人提出异议

《哭竹生笋》讲述了孟宗的母亲生病想吃嫩笋,寒冬无笋,小孟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要是想创业,什么都不用干,承包一片竹林,然后扶在竹子上哭,长出的竹子卖掉就可以了。

以上是《二十四孝》中,比较奇葩的教育孩子故事,现在感觉《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出版公司很冤,孩子做了煮羊的游戏,赔偿了家长的医疗费。孩子不懂事,喜欢实践,万一有一天,孩子解开衣服求鲤鱼、喂蚊子之类,是不是也要求《二十四孝》的发行公司赔偿呀?

当然,《二十四孝》恶俗,不仅仅是这些,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充满了血腥、故事的主人公所做的事情,令人发指、就是在犯罪,这件事在现在有人要是模仿,不仅不什么所谓的孝道,将要判重刑,非常有可能是死刑。

这个所谓的孝道故事就是《埋儿奉母》

元代编撰的教育画册,内容极其恶俗,名字有水平没人提出异议

《埋儿奉母》犯罪嫌疑人叫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来他的家境是比较富裕的。他的父亲死后,母亲比较偏心眼,把家产分给了给了郭巨的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亲特别孝顺。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了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便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后来在活埋儿子的时候,挖出来黄金,从此以后,他们一家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要是给孩子听,他是希望自己成为郭巨,还是希望自己的爸爸成为郭巨。

现在还有教育部门,把《二十四孝》作为少儿读物,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放过不懂事的孩子吧!不过让人欣慰的是,现在不少孩子干脆就不爱读书,只爱玩游戏,他们的心理,应该比听话的孩子,要健康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