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成年后当我们回看自己,是否也会哑然失笑?

《狗十三》:成年后当我们回看自己,是否也会哑然失笑?

《狗十三》这部电影的点映很热,我提前一天在平台上查询,竟然八成以上的场次几乎满场,无奈,买了个边角座位的我也赶个热闹,在影片上映前先睹为快做了第一批观众。按说,一般的电影我是不会这么火急火燎的,等上映了可以想哪天看就哪天看。可偏偏这部电影是《狗十三》,一部未映先热的电影,这个热闹还要赶一下的。

《狗十三》的电影开场的确让我很意外,原本,我以为这是一部犯罪悬疑片,毕竟看了曹保平前面的两部作品,对于他的快节奏和对人性挖掘已经了然于心,但本片却呈现出了一种生活最现实的质朴。粗颗粒的画面,主观的摄影镜头,演员张雪迎素颜演绎的那个青涩少女,一出场就把人心抓住了。在电影中,张雪迎饰演的李玩是一个性格有点儿叛逆被家里宠着的小公主,因为和父亲感情不好,父亲买了一只小狗“爱因斯坦”给她。开始她是拒绝,后来却还是和爱因斯坦成了好朋友。如果故事一直平稳的发展下去,或许是中国版的《忠犬八公》吧,但现实还是冰冷且残酷的。

《狗十三》:成年后当我们回看自己,是否也会哑然失笑?

爱因斯坦丢了,丢的很偶然,丢的很彻底。爱因斯坦的丢失就像是一个导火索,让李玩和家人的关系开始激化。说青春是残酷的,但残酷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成长所带来的伤痛可能就是对于生活“原来就是这样”的一种感慨吧。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嚼头。在爱因斯坦丢失后,又出现了另一只狗,她的家人觉得可以用一只一摸一样的狗来代替,其实对于李玩而言,她要的不是狗而是与狗狗的感情,家人的欺骗与压制让她原有的世界观开始崩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局限,片中倔强的李玩可能无法理解,父亲并不是用她喝下的那杯酒来巴结,而是一种大人世界社交中的理所当然而已,父亲也有苦衷,他需要用这种社会关系来维护自己的事业,维护家庭的正常运转。

《狗十三》:成年后当我们回看自己,是否也会哑然失笑?

李玩也算是幸运儿吧,在生活中,她用那双单纯的眼睛观察着世界,虽然被重组家庭困扰,虽然不得不接受一个分走她大半儿宠爱的弟弟,但终归还是幸运的。就好像片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以后这样的事儿还多着呢。

《狗十三》:成年后当我们回看自己,是否也会哑然失笑?

成长往往伴随着阵痛,青春也总是充斥着悲伤。对比其他同类题材青春片,本片没有堕胎流产,没有割腕自残,没有闺蜜撕逼,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真实。有人说,看过这个片子觉得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我却想说,这个片子看到的是过去那个还没有把棱角打磨的自己。有点儿小叛逆,总是问为什么,总是在观察大人,总是期待长大,这样的自己十年后,二十年后再回看,是否连自己都会哑然失笑呢?我相信李玩在长大后回想起那条叫爱因斯坦的狗肯定也会想,挺好的,只是和它拥有过一段时光就已经很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