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網絡小貸牌照租借生意:提成0.3%,放款1億躺賺30萬

“我們想把牌照出租給一些現金貸公司。”

最近,不斷有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從業者,打探和尋求出租牌照”。

“希望對方月放款能在5000萬左右,產品利息合規,最好是有場景的車抵、房抵、商戶貸產品,如果是現金貸,不得是回租和砍頭息產品。”一位東北某互聯網小貸工作人員告訴新流財經,他們可以向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合規的互聯網小貸放款通道,不限制地域。

具體來說,金融科技公司向互聯網小貸公司推薦借款人,互聯網小貸公司通過在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託管賬戶放款給借款人,到期後借款人還款給金融科技公司指定賬戶。

互聯網小貸公司相當於將牌照租借給了金融科技公司。

曾經“高高在上”的牌照方為什麼會主動尋求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又會以怎樣的模式來合作?新流財經最近採訪了一些從業者。

月放款1億,提成千三

毫無疑問,互聯網小貸牌照是一張可以放貸的通行證。又因為業務不受地域限制,一度成為各路資本爭奪的對象。

在現金貸大熱的2016年到2017年,不少上市公司紛紛發起設立互聯網小貸公司。

比如2017年8月,生產和銷售飼料的海大集團、生產和銷售日用陶瓷家用品的冠福股份、生產和銷售漆包線的民盛金科,均發佈公告要投資設立互聯網小貸公司。

“作為上市公司,想做金融業務首先肯定是要合規。”曾經一位上市公司高層告訴新流財經,儘管當時其公司並未開展任何放貸業務,但也有拿牌照的目標。

上市公司拿互聯網小貸牌照,通常是為了完善金融服務板塊,有的計劃給上下游產業鏈提供融資支持;也有的是推動主業發展並提高盈利能力;當然,也有部分企業是純粹為了跟熱點,炒作股價。

在2017年底,互聯網小貸牌照禁止批設,“141號文”下發,現金貸監管進一步趨嚴。

多數發起設立互聯網小貸公司的上市公司被迫暫停拿牌之路,而剛拿到牌照的公司在監管層要求的場景中沒有相關經驗,前期也沒有累積用戶,便也不敢輕易開展業務。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全國範圍內已經批設的互聯網小貸牌照大約有300張。

但這些互聯網小貸公司中,絕大部分目前並沒有實際的貸款產品,或者僅開展了極其小量的貸款業務。

牌照在手,總希望將其價值發揮到最大。

擁有互聯網小貸牌照,開展放貸業務便是披上了合規的新衣,無論是上架APP Store還是對接支付通道都會十分順利。

如此一來,便有了互聯網小貸公司將牌照出借給無牌金融科技公司的生意。

據新流財經瞭解,互聯網小貸公司出借牌照最簡單的模式就是前文提到的放款通道合作。

2018年年中,連連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宣佈不再為無放貸資質的貸款平臺提供支付。市場上逐漸出現金融科技公司找互聯網小貸牌照合作的需求。

“只是走支付通道的合作並不會佔用互聯網小貸公司的槓桿,也是最輕鬆賺錢的模式。”一位現金貸高層告訴新流財經,這類合作金融科技公司給互聯網小貸公司返傭大概在放款額度的萬分之幾。

此外,還有一類更為複雜的合作模式,需要商業保理公司參與其中。

商業保理公司負責將金融科技公司與互聯網小貸公司業務關係銜接起來,互聯網小貸公司將債權轉讓給商業保理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委託金融科技公司進行貸款回收。

具體來說,金融科技公司將業務保證金轉賬給商業保理公司指定賬戶,業務保證金的額度,即為金融科技公司預計開展的業務量。商業保理公司收到金融科技公司的保證金後轉入支付公司指定賬戶。

金融科技公司通過線上API接口,發送逐筆放款指令,互聯網小貸公司向支付公司下發相應指令,將款項發放給終端借款人。

揭秘網絡小貸牌照租借生意:提成0.3%,放款1億躺賺30萬

揭秘網絡小貸牌照租借生意:提成0.3%,放款1億躺賺30萬

(從業者提供截圖)

這類合作相較於上一種更加嚴謹,提成更多,通常按照每月放款額度階梯收費,2000萬以內千六,1億以上千三。

如果和一家月放款規模1億元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那麼互聯網小貸公司僅此一家便可收入30萬元。

風險大,也不敢接太多合作

不管是何種合作模式,均暗藏一定風險。

互聯網小貸牌照由地方金融辦下發,資金進出都受監管。就第一種支付通道模式來說,如果自身沒有主營貸款產品,只是做了委託貸款業務,監管層極易發現,一旦發現極有可能取締該牌照。

所以,也有互聯網小貸公司透露,他們更希望和量大的平臺合作,每次合作儘量不超過5家。

而第二種模式,如果借款人出現壞賬,帶來的連鎖效應範圍更廣。商業保理公司、互聯網小貸公司均會受到牽連。

實際上,在採訪中,多位現金貸從業者告訴新流財經,目前租借牌照興趣也不大,他們更願意潛在水下,用馬甲包做業務。

“掛了牌照,資金進出都受制監管,利率也必須合規,我們寧可不上架APP Store,而是直接以H5的形式掛在公眾號或者API的形式與一些流量平臺合作。”該從業者的聲音似乎也反射了目前現金貸行業的發展趨勢。

借貸需求始終存在,大部分貸款平臺選擇在水下“裸泳”,他們會建立數十個馬甲包,每個馬甲放貸月放款幾千萬後便下線,再上線新的馬甲繼續放款。

正因為如此,沒有業務的互聯網小貸公司似乎進入了寒冬,也就出現了前文提到的,開始主動尋求金融科技合作的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