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之悟

三十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之悟人這一輩子,​活著的尊嚴是什麼,生拿命的意義何在,我們如何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活的有尊嚴。

讀完《三十年後拿什麼養活自己》,當頭一棒,慶幸自己在很年輕的時候讀到這本書,深受啟發,著實該好好規劃一下以後的日子了。

通常我們總是不能深切感受別人的苦楚與境遇。我們成長於相同的年代,卻有各自不同的境遇,對當前,對自己,對家庭,對子女,對未來總有諸多美好的願景與藍圖。

在做全職媽媽的這幾年,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孩子們的養育問題上,給孩子最優秀的國學經典文化的薰陶,在捉襟見肘的日子裡依然給孩子們各自備了教育金。父母給予孩子厚望,是每個做父母的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的事。

然而隨著近幾個月在保險公司學到的知識,結合本書的理論及自己的認知,對此又有了新的認識跟見解。是的,人生在世。天災人禍在所難免,誰能保證自己可以活得長久,又不託累任何人呢?

保障,退休,投資。是此書給我們最大的啟發,我們需要有屏蔽自己裸奔的風險。也得有足夠的養老金來過個不悽慘的晚年。

然而這一些事情,我們能做到未雨綢繆,不是說我要推銷保險,而是我們都需要足夠的保障資產,保證活著的時候可以為家庭創造財富,遭遇變故的時候也無須心慌,因為足額的保障型險種能為家人提供補償型資產。然而總有人有僥倖心理,覺得老天不會跟自己開玩笑,自己不會那麼倒黴,何必花那冤枉我錢。可當我們想要置辦它或者是需要它的時候,我們也可能被拒之門外了。

三十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之悟


​說到備養老金,我們總覺得自己還年輕,老年生活離我們還很遙遠,到時候我們國家或許已經很發達了,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很完善了,也許我們可以有個臆想中優雅的晚景。

之前,我總覺得子女教育也很重要,投資到孩子身上的錢,不足以讓你有個光耀門楣的孩子,但至少沒給社會增加負擔,卻不成想,這一畢切一廂情願的投入,會不會打水漂了,比如投資失敗時,我們怎麼辦?

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給孩子投資的時候,不去考慮萬一失敗的風險,以至於晚年日子過得很緊張。就算是沒有失敗,可生活壓力漸增,對於孩子們來說,不啃老已是很難得了,能傾情回報父母的又有幾人,很多人都自顧不暇,何談讓父母享福!

養老先於子女教育上的投資,不是說愛自己比愛子女多一點,而是無須把所有的希望都壓注在孩子不確定的未來上,而是規劃好自己的醫療跟養老,別給孩子增添負擔,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關懷,於子女而言,盡我們所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受益終身的習慣,撐得起自己的一片天,擔得起自己肩上的責任,而不是一味的護犢子,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做,把他們圈禁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我們怎麼可能護他們一生周全呢?

看來,每個人都需要有這種全局意識,對不確定的未來有一個大體規劃,也需要有點理財常識,藉助外力來保全自己至親至愛之人,也能給得起他們一個安定的生活。


​​​

三十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之悟​​

三十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之悟


​穿插了幾張書中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