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如果堅持用這位開國老將,那失敗的就是朱棣了

在明朝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件著名的“政變”事件。想必這個很多人都知道,這便是“靖難之役”。通過政變,燕王朱棣把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趕下了皇位,自己做了皇帝。其實,早在朱元璋在位的時候,他就預感到,自己這個兒子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元璋皇子眾多,可最喜歡的,就是皇長子朱標和皇四子朱棣。朱標就不用說了,他是朱元璋的心頭肉,登基之後便把他選立為太子。並且,朱標為人謙和,寬厚人愛,在諸位皇子和眾多大臣當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是將來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遺憾的是,這位皇太子身體有疾,年紀輕輕便去世了。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如果堅持用這位開國老將,那失敗的就是朱棣了

而朱棣則擁有很高的軍事才能,在少年時期,便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大明朝建立以後,他又和徐達、藍玉等開國名將,一起率大軍征討殘元勢力,生擒了蒙古悍將索林帖木兒,在軍隊當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頗有朱元璋的豪爽和幹練。

不過,出於對皇長子的寵愛,在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還是把王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如果朱標當了皇帝,那朱棣是心服口服的,他從小就對這位大哥很是敬佩,可對朱允炆卻並沒有什麼感情。如今,讓他給自己的這位侄子當臣子,他心裡始終有些不太舒服。可是礙於朱元璋的天威,也只好暫且屈服。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如果堅持用這位開國老將,那失敗的就是朱棣了

在朱元璋駕崩之後,剛開始朱棣並沒有想過要發動政變。朱允炆卻提出了“削藩”的政策,就是要削弱藩王的勢力,這讓朱棣等人大為惱火,就這樣,舉著“清君側”的大旗,發動了政變。建文帝此時發愁了,相對於自己的這位皇叔,自己在軍事上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當初的那些開國大將,徐達、藍玉、常遇春等人,要麼病死,要麼被自己的皇爺爺給誅了九族,如今在他身邊的將領,更是鳳毛麟角了。

據相關的野史記載,當時朱元璋曾在去世前,曾預感到了燕王的蠢蠢欲動,可無奈當時沒有確鑿的證據。因此,在所有開國大將當中,朱元璋還是給自己的皇孫留下了一員大將,這便是開國功臣耿炳文。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如果堅持用這位開國老將,那失敗的就是朱棣了

或許很多人提到耿炳文,都感覺有些許的陌生。耿炳文是曾經開國前,管軍總管耿君用的兒子,在耿君用去世後,耿炳文便承襲了父親的職位和軍隊。之後,耿炳文為了報答朱元璋對耿家的知遇之恩,便帶領軍隊死命拼殺,屢次挫敗張士誠的部隊,為大明建國立下汗馬功勞。大明建國後,他又奉命率軍去鎮守鎮守遼東,從而保障了大明王朝的東北大門。朱元璋在排列功臣時,耿炳文與徐達等人一同列為第一等。

朱棣發生政變之後,朱允炆最先想到的將領,便是耿炳文,這時候,他已經65歲的高齡了。開始,耿炳文大軍號稱30萬,實際上只有十餘萬。不過,耿炳文的軍隊常年疏於訓練,比起朱棣常年在邊境鎮守的大軍來說,戰鬥力並不強。因此剛開始,耿炳文連吃敗仗。好在耿炳文戰鬥經驗豐富,及時調整了策略,堅守真定不去主動出擊。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如果堅持用這位開國老將,那失敗的就是朱棣了

這個政策,其實是在與叛軍打心理戰。對方師出無名,僅靠著“清君側”的名義,根本不可能贏得天下人的信任。因此後勤上面,就是一個軟肋。到時候不用出兵,叛軍自當退卻。朱棣這次政變,也將以失敗而告終。

不過,此時朱允炆有些坐不住了,他覺得是耿炳文的無能,才造成了前期的失利,而這時候大軍又被迫退守真定,便認為是耿炳文指揮無方。此時,有大臣建議用李景隆替換掉耿炳文,建文帝當即准奏。

李景隆是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當年跟著朱元璋打天下時屢立戰功,獲封曹國公。不過父親勇猛,兒子就不一定強悍。史書中記載李景隆:“智疏而謀寡,色厲而中餒,驕矜而少威,忌刻而自用。未嘗習兵,不見大戰。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也。”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如果堅持用這位開國老將,那失敗的就是朱棣了

得知這一消息後,原本還在焦慮當中的朱棣非常高興。在他看來,李景隆的威脅,比耿炳文差遠了。不出所料,李景隆很快便把朱允炆好不容易湊起來的50萬大軍,揮霍一空。從這之後,朱棣實力大增,朱允炆實力大減,一增一減之間,攻守易型了,大明江山,也很快就易主了。

其實,“靖難之役”這件事,從建文帝這方面來說,確實有些力不從心。可他如果能早點認識到這種情況,就不應該那麼著急執行“削藩”政策,兔子逼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還是堂堂的大明燕王呢?從朱棣這方面來說,違背了父親的遺訓,落得了一個“不忠不孝”的名聲,單單一個“清君側”,也不足洗刷他的汙點。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如果堅持用這位開國老將,那失敗的就是朱棣了

不過從根本上來講,“靖難之役”發生的源頭,還是在朱元璋本人身上,他對自己的兒孫過於自信,不願承認他們有逆反之心,在選立繼承人身上,也有些過於草率。不過,朱棣和朱允炆不管誰當皇帝,這大明朝還是他朱家的江山,對老百姓來說,只要日子過得去,皇家的事情也無所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