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還有這些奇葩的官職,太搞笑了

1. 太子洗馬

《三國演義》裡還有這些奇葩的官職,太搞笑了

驚倒沒有?這個官職可不是給太子洗馬的,而且跟馬一點關係也沒有。這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董允和費禕都做過太子洗馬。這個官職在秦漢時設置,推測其實寫先馬,所以應該讀太子洗(xiǎn)馬即在馬前馳驅之意,太子出行時為先導,後人可能誤寫作“洗馬”,於是就一直洗下去了。

《三國演義》裡還有這些奇葩的官職,太搞笑了

因為這個名稱太搞笑且不常見,曾鬧出不少笑話。明朝時,當了太子洗馬的楊守陳告假回家,走到驛館休息,按禮制他可以享有上等房,可驛館的驛丞不知道洗馬是什麼官,以為就是個雜役就很輕視。“你的職業是洗馬。一天要洗多少馬 啊”楊守陳回答道“勤快點就多洗洗,懶點就少洗”。說話間,忽然有人來報說御史大人要來了,驛丞就要楊守陳讓出他的上房,楊守陳說:這主意不錯,但等御史來了我再讓也不晚。沒想到,御史一進門,見到楊守陳便跪下,行大禮,原來這個御史是楊守陳的門生也。這下,驛丞慌了連忙跪在地上磕頭謝罪。楊守陳卻一笑了之。由此可見,碰著與馬有關的官職可得小心掂量了,保不齊又是一齊天大聖。

2. 祭 酒

《三國演義》裡還有這些奇葩的官職,太搞笑了

這個名稱想必比較熟悉,我們的郭嘉大大就是祭酒,可是為什麼要叫祭酒,祭酒都是幹啥的呢?先解釋下,祭酒就是在重大事件時舉酒祭祀神的人,同時也引申對同輩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稱。

郭嘉是軍師祭酒,其實從漢朝開始還有很多祭酒,比如有國子祭酒、博士祭酒、師友祭酒、講書祭酒……這麼多的祭酒稱號看著就糊塗了吧?

其實祭酒是一種意義和象徵,《陔餘叢考·祭酒》:“祭酒本非官名,古時凡同輩之長,皆曰祭酒。”可以理解為種類繁多的“祭酒”官職,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首席執行官”,那郭嘉就是首席軍師的意思。這也是古代和現在不同的名稱叫法罷了。

3. 大 長 秋

《三國演義》裡還有這些奇葩的官職,太搞笑了

在三國裡,做過大長秋的就是曹操的祖父曹騰。長秋即兩漢時期皇后所居的長秋宮,大長秋即為皇后近侍官首領,負責宣達皇后旨意,管理宮中事宜,秩二千石。比絕大多數前朝正兒八經當官的都高多了,所以宦官也是官啊~

從漢至隋,這個官職一直存在,北魏稱大長秋卿,北齊稱長秋寺卿,隋煬帝時改稱長秋監,到唐朝時廢棄。

4. 囧 卿

《三國演義》裡還有這些奇葩的官職,太搞笑了

這個官職不常出現,看著就囧。三國裡擔任過囧卿就是袁逢——袁紹和袁術的生父。

其實囧卿是太僕寺卿的別稱,其主要職責是君王外出時負責駕車前驅,也就是古代的老司機,同時兼職話筒為皇帝傳話。

5. 牛 人

《三國演義》裡還有這些奇葩的官職,太搞笑了

是不是看了讓人覺得厲害,佩服的不得了的官,其實這養就是牛的官。這樣的官職有很多,一個名詞後跟一個人字,就拿來當官職的樣式。

比如“雞人”,養雞和報時的官;“凌人”就是負責採集和儲存冰塊的官;“庖(páo)人”,認肉切肉的官;“亨人”做肉的官;“獸人”負責獸肉來源的官。“酒人”負擔釀酒的官;但是初酒以外的飲料又要由“漿人”來負責。就問你這一套職位系統硬核不硬核?講究不講究?

注意以上所說的東西並不是職業,而是官職!是有辦公室!有編制!還有一大堆下屬的官職!

當然這些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其他奇葩的官職,大家可以在留言區一起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