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初級醫生”又失去一批藥品處方權!

大批處於初級職稱的醫生,進一步對抗生素類藥品及輔助用藥,失去開具處方的權力......

注射、口服、外用抗生素,主治以下醫生被限處方

目前,“初級醫生”又失去一批藥品處方權!

近日,江蘇省地級市大批輔助用藥遭限。

包括阿奇黴素注射液、鹽酸洛美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和注射用頭孢噻肟鈉等注射劑,也包括利福平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和鹽酸洛美沙星分散片等口服用抗生素,同時,也有酮康唑乳膏此類的外用藥,主治職稱以下的醫生無法開具處方。

醫生的職稱包括初級職稱(醫士、醫師、住院醫師),中級職稱(主治醫師),副高級職稱(副主任醫師),高級職稱(主任醫師)。

這意味著,大批處於初級職稱的醫生,對這18個品規的藥品,失去了開具處方的權力。

國家到地方,多地限制使用抗生素

目前,“初級醫生”又失去一批藥品處方權!

抗菌藥是我國第一大用藥,人均使用抗生素的劑量是美國的近十倍。

今年5月,國家衛健委再次發出《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重點管控兒童抗生素濫用。

除了國家層面對抗生素全面限制,多地也發文,從政策到實施,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

廣東省也發文,在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逐步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四川成都市官網顯示,其曾因“擅自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處罰了6家診所。

順著國家對抗生素的監管脈絡看下來,對抗菌藥物的使用在不斷縮緊:限制範圍從基層擴展二級以上醫院,給藥途徑的限制從注射液擴展到口服,外用。

國家對抗菌藥物的應對政策,也從簡單的“限制”、“禁止”,到促進各醫療機構建立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檢測系統。

除了抗生素,對輔助用藥的生存空間也在被進一步壓縮。

近日,南京市衛計委對一些臨床使用量大,銷售額高的輔助用藥,將受到限制。

因此在國家政策不斷調整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做的是緊跟政策, 及時提高自己,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