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什么要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对文化环境的保护,无法像自然保护区一样圈起来以减少外界干扰,必须通过强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基因,让其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为什么要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什么要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什么要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什么要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什么要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三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称为遗产,不只是因为它是传统的、历史形成的,而是因为它在当前面临存续的危机。时代是进步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都在向前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坚持创新和继承相统一的原则。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求新、求变、求精。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相结合,创造更多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作品,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出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区,大有文章可作,有许多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如吉林的查干湖冬捕,本来只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但凭借其奇特、壮观的场面和神秘的仪式,早已开发为东北地区冬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成为吉林新八景之一;江西婺源的篁岭晒秋,本来是一个秋季晾晒收获农作物的常见习俗,但经过开发,五颜六色的作物衬托着层层叠叠的民居村落,构成了一种动人心魄的美,现在已经成为婺源旅游的一张名片。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一件大事,希望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好保护传承,为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生活增添更多别样体验。

(作者为中国旅游研究院首席战略研究员)

素材来源:中国旅游报 山东省旅游规划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