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 传统戏剧之永年西调

永年西调 ,是河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党梆子。旧称泽州府调,在永年还称“三搭板”。1956年2月,剧团登记时始正式命名为“西调”。流行于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广平、曲周、大名、邱县、武安、鸡泽、肥乡、磁县及邢台地区南和。

国家级 传统戏剧之永年西调

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特征

永年西调的伴奏乐器十分独特,特别是头弦锯琴,为地道的自制民族乐器,琴竿较短,琴筒粗长,用楸木或桐木掏成,传统用皮做弦,采用五度定弦,内6外3。二把弦为土制京胡,内3外6,相辅相成,高亢激越。永年西调属板腔体,唱腔旋律结构完整,富于变化,多用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贯以大幅度的下行阶进,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板式繁复多样,成本成套,长于表现高亢、激昂、奔放的感情和活泼欢快的情绪。

国家级 传统戏剧之永年西调

近二百年来,永年西调在这片土地上繁荣和辉煌着,成为人民生活和生存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营养。但是,产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西调艺术目前也在这片同样的土地上遭遇着濒危和衰落。文化多样性的冲击,市场的萎缩,设备的落后,戏价的低迷,演出环境的恶劣等等,都成为西调艺术眼下最大的威胁,急需进行保护和继承。

国家级 传统戏剧之永年西调

代表作品

西调剧团原有“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而西调随着演出剧目的演变,昆腔、罗戏、簧腔、卷戏剧目很少演唱,目前仅演唱梆子剧目。

西调的传统剧目共一百多出,均由上党梆子承袭而来,

其中梆子腔剧目有六十多出,如《小过山》、《罗章跪楼》等;

簧腔剧目有《探阴山》、《空城计》等三十多出;

昆腔剧目有《封相》、《赐福》等;罗腔剧目有《打面缸》、《上坟》、《顶砖》等;

卷戏剧目已失传。

国家级 传统戏剧之永年西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