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进博会企业红娘:中行跨境撮合服务助力经济全球化

首届进博会企业红娘:中行跨境撮合服务助力经济全球化

11月5日-10日,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全国40个交易团前来寻找恰谈对象。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重大开放盛世中,横亘在海外企业与中国交易团之间的难题,是两者在企业信息不对称,包括语言不通、政策不明、法律不清、沟通不畅等障碍,如何快速精准对接需求,成为难题。

针对海内外中小企业的痛点,中国银行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跨境撮合系统,通过先进的科技和贴心的服务,从而保障对接会高效地进行以及签约成功率的提高。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金融机构,早在2014年中国银行就开始利用海外业务优势,化身"红娘",牵线搭桥,对接海外资源,帮助国内中小企业实现技术、业务上的突破,实现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格局风云变化、全球化遭遇波折,习近平主席从博鳌亚洲论坛再到首届进博会上多次表态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显示了大国的胸怀和担当。随着国内对外开放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小企业想走进中国市场,分享大国市场的蛋糕。中国企业想走出去,海外企业想进来,中国银行自主研发的跨境撮合服务系统也越来越有用武之地。

首届进博会上的"红娘"如何牵线

进口博览会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是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的重点配套活动。中国银行作为承办方,早在四个月前就开始凝聚全力来准备,对跨境撮合服务加强改造,专门定制了中英文版本供需对接会APP和WEB客户端,得到了参展的众多海外企业的认同和赞扬。

我们注意到,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积极拥抱科技的中国银行也引入"互联网+",加强线上对接,丰富撮合的方法。此次进博会,中国银行特地推出了供需对接会APP,参会企业通过APP随时了解会议议程,选择洽谈企业。为了充分宣传参展企业,中国银行在现场电子屏幕上滚动了众多企业的二维码,客户只要通过APP扫码就能查看企业信息,以及使用意向企业一键预约等功能。

一手抓技术创新,另一手要抓人性化服务。为此,中国银行选拔了300多名既精通各种语言,又懂业务的员工,为大会提供人性化的翻译加助理的服务,赢得了众多的赞扬。

首届进博会企业红娘:中行跨境撮合服务助力经济全球化

这些创新和贴心的撮合手段,目的很明确:让对接更加精准,有效提升对接成功率。

除了对接需求,中行的跨境撮合服务还可以为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涵盖信贷支持、投资入股、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外基金引进的全方位的金融产品服务,破解传统金融壁垒,让中小企业也能拥有"大舞台"。

通过"跨境撮合",中行得以为存量客户强筋壮骨,成为优质创新型企业;同时,在品牌效应和综合金融服务的吸引下,中行有望获取更多增量优质客户。这是中行得以双赢的机遇和挑战。

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全球化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银行的跨境撮合服务初始目的的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慢的现状,给中小企业提供除了贷款外更多的支持。

这些国内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而中国银行始终都在贯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尤其是在担当跨境贸易的主渠道银行,首创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方面。近年来中行的跨境撮合服务已经为海内外企业交流合作搭建了高效、务实、创新的平台,依托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加深了海内外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信息、商业模式等各领域的交流,深受各国政府、协会商会和中小企业客户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通过跨境撮合服务,有境外中小企业陆续到中国"安家落户",众多境内中小企业也在世界各地找到了合作伙伴。由中国银行首创的 "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俨然成为了中国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加之"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经贸摩擦不断加剧。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火车头"之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中国降低关税,举办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举措的逐步落地,让世界更多分享中国的大市场红利,将有力提升全球贸易自由化水平,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新需求、注入新动力。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经在全球举办50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吸引来自五大洲87个国家和近3万家的中外企业参加,行业涉及高端制造、环保、信息科技、教育、医疗、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旅游服务、帮助企业成功实现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一系列商务合作。

时势造英雄,在国家加大对世界市场开放力度的背景下,一直致力于国际化业务的中国银行有望获得历史发展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