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1978年12月18日,马年,星期一。

它看似平淡无奇,却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天,那天以后,新手爸妈们开始纠结自己的孩子是叫改革,还是叫开放。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会议公报。

而转眼间四十年已过。

人们最爱用“天翻地覆”这个词来形容这四十年间的变化。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座机到触屏手机,从中山装到到时尚潮牌,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生活的角角落落。

而在小编心中,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年夜饭,是一年到头最郑重的“食”刻。

今天小编想借着在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的《年夜饭的变迁》视频,来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1978~2018这四十年间,年夜饭的变迁。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

凭票供应的食物越来越少,把鸡鸭鱼肉端上年夜饭桌,已经不是奢望,而是常态了

就像1983年那台春晚,主持人王景愚对着全国观众表演了“吃鸡”,所幸他是无实物表演,要不然不知道多少小孩要对着屏幕口水横流。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90年代也开始有了春节假期,人们终于有时间准备一大桌年夜饭,终于能守在电视机前不错眼珠地看春晚、等赵忠祥,我妈妈说那时候“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但小编妈妈说,她当年最喜欢的凉菜其实是糖拌西红柿

。那时反季节的水果蔬菜还是珍稀物种,北方人依然要囤萝卜白菜过冬,过年也不例外,猪肉炖白菜、拌萝卜丝,在北方的年夜饭餐桌上一个都不能少。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那时最受欢迎的零嘴是炸虾片,每次炸虾片小孩们总是站在油锅旁,看那硬邦邦的小圆片,慢慢长成一只美丽蝴蝶。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而年夜饭,还有一个保留项目,煮茶叶蛋。甚至有些脑袋灵活的,把茶叶蛋煮好了上街去卖,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批勇敢的创业者,组成了中国的第一批“万元户”。

年夜饭的饮料那时还比较单一,主要是橘子汽水,但是中国的饮料界,正在悄然发生着变革。

最引人注目的是可口可乐的回归。1978年,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第二天,可口可乐宣布重返中国,而它的对手百事可乐,要到三年后才进军中国。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 1979年1月,3000箱可口可乐便运抵北京和广州,成为首个重返中国的国际品牌。

而到了1984年,一款国货饮料给了可口可乐当头一击,在同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作为中国代表团指定饮品,它一夜爆红。这就是“中国魔水”健力宝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那一年又被称作

中国饮料元年,在那之后,椰树、哇哈哈、乐百氏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共同承包中国人的甜蜜。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还只是先富裕了少数人,那么第二个十年则是全民的富裕。

普通人家的饭桌上也有了苹果和橙子,一到冬天就顿顿离不开的大白菜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香菇和油菜。这都要归功于1988年起施行的

菜篮子工程,从1988年到1993年底,短短五年间,全国的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水果蔬菜自由了。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 崇文门菜市场

那时候,北方年夜饭餐桌上的看家菜是带鱼,无论油炸还是红烧,小孩子总在没上桌前就忍不住偷嘴吃。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家里果盘里的糖果,也迎来了一枚永恒的经典——大白兔奶糖。70、80年代,大白兔还是凭票限购的奢侈品。而90年代,小孩子已经都能吃到了,笃信着“七颗牛奶糖,一杯牛奶”。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和奶糖并驾齐驱发展的还有雪糕,1993年和路雪来到中国,三块钱一根的价格,成为了每个小孩从澡堂子里出来以后最想舔到的奶香。在此之前,北方小孩接触更多的,还是几毛钱一根的糖水冰棍。

九十年代,还见证了大哥大的诞生。

购置的年货也从过去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更新为了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有了电冰箱,我的妈妈开始不用为肉变质发愁。

到了1994年,中国教育科研网与美国NCFnet直接联网,这一年是中国被国际承认有国际网络的时间。这一切都为千禧年后网络采买年货埋下了伏笔

不过,对于一个九零后出生的小孩来说,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旺旺大礼包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旺旺于1992年正式投资大陆市场。1998年旺旺大礼包上市,那是什么神仙礼物啊,雪饼、仙贝、浪味仙、小小酥,旺仔小馒头,拥有了它我们都像李小明一样成了人生赢家。要把礼包里的贴纸贴满墙来宣告我们的财富。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烟花漫天,鞭炮齐鸣,很多人走上街头参与倒数。千禧年就这样在千呼万唤中到来了。

在这十年间,昔日的珍馐都变成了唾手可得的美味。

2000年的年夜饭桌上,我们不仅能吃到鱼,还能吃到淮扬名菜松鼠鳜鱼。

我们享受着皮蛋豆腐的美好,而几年后,皮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接受外国人的吐槽。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吃得噎了,还要来上一碗发菜汤,喝完发菜汤,来年发大财。

小孩子下桌了,长辈们的饭菜才刚开始,00年后,老百姓也喝得起茅台了。作为国酒的贵州茅台,几乎亲历了建国后的全部外交事件。在1997和1999年,茅台企业特制了1997瓶和1999瓶茅台,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而2003年,茅台的原料随着神舟五号飞船一道升空。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 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推出的纪念酒

我们的年夜饭也开始有熟食的身影。虽然稻香村有百年历史,但直到2005年,才建立了我们熟悉的中央工厂形式的稻香村责任有限公司,蒜肠、泥肠、小黄鱼、开始走进北京孩子的记忆。

而吃完饭,我会连哭带闹地求爸爸把手机交出来,我爸拿着的是2001年推出的诺基亚8250,当时国内第一个蓝光屏手机,而里面的贪吃蛇游戏,我能抱着玩半天。不过他一定是死死抓住不放,毫无商量余地。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而我这个非主流少女送祝福的方式则是在对方qq空间留言,“来踩叻,祝親爱の新年快楽,一定要狠狠地幸福吖”

也是在2000年,周杰伦以同名专辑《Jay》出道,把乐坛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尊他为华语天王,有人批他连话都讲不清楚,维护也好、诋毁也罢。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而到了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我们越来越

崇尚吃得精致

年夜饭的花样变得繁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大鱼大肉。台湾的虾扯蛋、鲁菜四喜丸子、还有家庭自制料理番茄金针菇肥牛,拌的、烤的、炸的、红烧的、煲的、变着花样取悦自己的胃。

昔日难登大雅之堂的养生大拌菜,现在却总是年夜大席上最先光盘的一道。保温杯女孩所代表的养生大潮已经来袭。甚至我五十几岁的老妈也开始一天上二十次秤,体重成了全民话题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懒得张罗年夜饭的,会在饭馆酒店订一桌,又或者叫个年夜饭外卖。还有人干脆趁着春节长假,和一家人出国旅游,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过着中国年。

而大年三十,很有可能没有手握鸡腿,而正和队友在刺激战场上“吃鸡”正酣。又或者忙着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微信红包,远比复制粘贴的祝福要来得真诚。

餐桌上的改革开放40年,你家的菜入选了吗?

四十年的时间,中国快马加鞭,一路高歌猛进。人们年夜饭的餐桌,从简单、到富足,再重归简单。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其实年味淡了,是因为生活好了,每一天都像是过年。

这改变中也有坚守,饺子要年年吃,家人围坐一桌吃饺子,团团团圆。每年都还是要做上八个菜,博个好彩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