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有許多無奈,誰也不例外。在文人墨客筆下,便是把人生的無奈表達地淋漓盡致,如“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不被理解之無奈;如“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的美好不在的無奈;如“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的知音難遇之無奈……
在諸多抒寫人生百味的詩詞大家中,有一個詞人獨自站成了一道風景,他即不是生於以詩著稱的唐代,也不是長於以詞而聞達的宋代,而是以小說為代表的清代。他在中國詞壇上享有極高的聲譽,甚至可以說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就是——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的納蘭容若。
出身甲冑,貴為康熙一等侍衛的納蘭容若,不僅毫無紈絝子弟的玩世不恭,而且是一個極為自律,文學造詣極高的詞人。縱觀其短暫的一生,悲情中不乏溫情,筆下流淌著濃濃的深情。其代表作《飲水詞》更是為後人留下了一筆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交友上,從不肯屈於權貴,結交的往往都是布衣,即“皆一時俊異,於世所稱落落難合者”,比如朱彝尊、陳維崧、嚴繩孫等江南文人。其中,他最為要好的當推顧貞觀。顧貞觀為無錫才子,為人仗義,頗有俠客之風。納蘭明珠仰慕顧貞觀的才名,聘他為其子納蘭容若授課。兩人一見如故,亦師亦友,很快成為忘年交。也正因如此,在《飲水詞》中,兩人酬唱之作不勝枚舉。其中,當以納蘭容若所作《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最為著名。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從標題來看,“柬友”表明是寫給友人的,從“擬”看出是一首擬古之作,從口吻來看又似乎是女子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明態度的決絕。細細讀來,無論是情人還是友人,都可以納入其中,因此也引發了無數人的共鳴。
這首詞,開句看似平常,卻道盡人生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許多人走著走著就成了陌生人,許多人走著走著甚至成了仇家。無數美好都留在記憶中,不知是歲月的無情還是人心難測,總之美好的記憶永遠停留在初識的那一刻。人生如果一直保有初見時的那般美妙,那該有多好呀,隱隱約約中,我們似乎聽見了詞人的嘆息。這看似尋常不過的詞句,卻深蘊哲理。讀之,莫不為之心動。接下來,詞人更進一步表達了心內的悲涼之意:何事秋風悲畫扇。這裡,引用了漢代班婕妤被漢成帝拋棄的典故。班婕妤因趙飛燕讒言而避居冷宮,後寫下《怨歌行》,用秋扇閒擱喻被棄之意。納蘭容若借用此典進一步表達本該相知相守的兩人,卻相離相棄,又是何等的無奈與心酸。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兩句看似大白話,其實也是用典。“卻道故人心易便”實則為“卻道故心人易變。”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句最早出自南北朝著名詩人謝朓《同王主簿怨情》中的句子“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見。” 汪元治本《納蘭詞》誤刻後句“故心人”為“故人心”,後這一錯誤一直被沿用。這兩句進一步說明就算是故交舊友一樣也會變心,情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人的感情是多麼的善變呀。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歷史上就算貴為帝王的唐明皇不也變心了嗎?引用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典故,引後人無數感慨。“驪山語罷清宵半”用的是《太真外傳》裡的典故,李隆基與楊玉環曾於某年七月七日夜,在驪山長生殿裡山盟海誓,願世世為夫妻。“淚雨霖鈴終不怨”,說的是唐明皇無奈在馬嵬坡賜死楊玉環後,感懷往事寫《雨霖鈴》寄託哀思。用此典進一步抒發人世無情,就連帝王也保不住妻妾,也難免會變心。用典中含幽怨之情,讀之讓人黯然神傷,更是令人感慨世事無常呀。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到了最後兩句,依舊是用典。一是化用“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李商隱《馬嵬》),一是化用“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進一步對帝王與貴妃的愛情悲劇加以延伸,但不加評論,僅是引用膾炙人口,但態度截然相反的兩首詩,其用意自在其中。世態炎涼,人世滄桑,有時帝王也未必能如願,也保護不了心愛的女人,從這點來說有時還不如一個寒門女子。
縱觀全詩,納蘭容若以男女之情為喻,暗指交友之道也需信守諾言,矢志不渝。但詞人並未直言相告,而是引經據典,於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更透著一股幽怨之情,更顯深婉動人!
閱讀更多 聊史補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