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间抗日第一枪

盛夏七月,驱车开往台安县,沿着平坦的乡间小路,车子渐渐驶入高力房镇,路边的青纱帐和杨树的绿荫把宁静的东北乡间小镇衬托的更加美丽。就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东北小村,却有一位枭雄般的人物,在八十多年前打响了东北民间抗日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华民族14年抗战的序幕。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访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东北民间抗日第一枪

84前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第5天,日军占领的田庄台发电所和立科水源地发生一声巨响,水电站被炸毁。随即日军控制的营口陷入瘫痪状态。而带领进行这次军事行动的,就是当年有名的义勇军首领——“老北风”。老北风本名张海天,1888年生于今天台安县高力房镇九台子村。张家世代务农,张海天的父亲靠给地主扛活为生。张海天读过两年私塾,因为家境贫寒,只好辍学给地主家放马,赚钱帮助父亲补贴家用,也就在此时,他练就了一身马上功夫。1923年,台安遇见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庄稼颗粒无收,眼见没有生路,张海天经人介绍到蒙边郑家屯警察所里当差役。因遭遇不公,愤而落草,张海天身材魁梧,善于骑马,很快“重新揽局儿”成为绺子里面的“炮头”,活动于彰武、阜新、黑山一带,成为当地有名的“胡子”,“多次抢劫日本奸商,捣毁在郑家屯和洮南附近的日本特务机关及军火库、鸦片贩卖所。”

东北民间抗日第一枪

我们一行来到九台子村,只见平整的村路,整洁的农家小院,崭新的瓦房,还有设施齐全的幼儿园,不由得让人慨叹“农村变化真大呀!”然而。问起张海天这个历史人物,村中的人却鲜有人知,历史的往事已经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询问了几位年轻人,他们微笑着回答:“你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没听说过这个人物啊。”然而,历史不会忘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脚步,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沈阳,随后叫嚣一个月占领东三省。“三十万人同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东北军因为奉“不抵抗”的命令,束手把大好河山送于敌手。“妈个巴子的,日本人进咱关东,官家不敢打,我打!”“胡子”张海天拍案而起,事变第二天拉起“抗日救国”大旗,张海天和兄弟们慷慨陈词:“咱们兄弟从前当胡子是想发财升官,这回不行了,国没了,还他娘的发什么财,升什么官,兄弟们从今天起就跟我打小日本子”从此,赵海天报号“老北风”纵横关外雪原,之所以叫“老北风”是因为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罪魁、日本关东军司令名本庄繁,而麻将中有“北风克本庄”之说,寓意克敌制胜。老北风打响了东北民间抗日的第一枪,日本大为震怒,没想到一个马匪,竟然还有如此骨气。中国人民北老北风的义举感动,一个多月后,张海天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由在北平的东北社会名流组成)任命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2路军司令,兼辽河地区前敌总指挥,其部队改称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成为东北十几支抗日队伍中的一支劲旅。

战争的硝烟消散七八十年,当我们走在宁静的高力房镇时,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似乎已经离我们太远,以至于难以把战争和眼前这美丽的小村联系在一起。我们努力在这里找到“老北风”的一点信息。为了寻找老北风的线索,我们把询问的对象锁定在80岁以上的老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耄耋老人听到“老北风”的名字,说道:“老北风的小儿媳妇如今还在咱们九台子村”。我们很高兴,辞别了老人,来到80岁老人孙兰的家中。老人听说了我们的来历,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关于老北风,老人娓娓道来。“我嫁给‘老北风’的小儿子时,‘老北风’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听我婆婆说:大汉奸凌印清想招降‘老北风’时,‘老北风’认为不能降,降了就是汉奸,可是不降,就得被围剿。他知道日本人不好对付,所以做了血拼到底的准备……”

东北民间抗日第一枪

1931年11月,大汉奸、“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凌印清在日本人的指使下,许以高官厚禄诱降张海天。张海天假意答应,通过中间人约定在九台子面谈具体条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在那个东北寒冷的冬天,上演了一幕动人心魄的擒贼擒王的传奇故事。

凌印清和日本顾问仓冈繁太郎深怕上当,便将部队带到九台子附近的三道沟。三道沟地势险峻、可攻可守,司令部选在院墙坚固、四角有炮台的王家大院。凌印清和仓冈繁太郎及14名日本关东军住在院内,200多名伪军住在老百姓家中。张海天经过周密计划,将队伍集中在三道沟周围的圈河、二道桥子、九台子一带,形成了对凌印清月牙形的包围。11月3日清晨,老北风带领炮手项青山和几名兄弟,骑轻骑来到三道沟,借着对面不见人的浓雾,老北风凭借着不凡的身手,活捉了全副武装的守门日军,之后,径直奔向凌印清的房间。凌印清不做防备,笑脸相迎。“海天兄若弃暗投明,实乃辽西百姓之福,前途不可限量。本部旅长一职尚空缺,张兄不日即可上任。”话音刚落,“啪!”炮手项青山一拍桌子,厉声道:“我们要当总司令!”旋即掏出手枪顶住凌印清,老北风腾身跳到炕上,将日本顾问仓冈繁太郎擒住。随即,义勇军大队人马冲进三道沟……。此时,几架飞机盘旋在王家大院上空,俯冲做投弹姿势,老北风命令打出黄旗,飞机随后盘旋飞走。原来,胆大心思的老北风从俘虏口中获得实情,凌印清为以防意外,事先安排日本战机空中配合,如果地面打起黄旗,表明一切顺利,如果打出红旗,日本战机即向地面投掷炸弹。

活捉了凌印清和仓冈繁太郎后,老北风把两人押到沙岭,以“卖国投敌罪、侵略入境罪”枪毙,并在辽河沿儿枪毙了12名日本兵,不但灭了日本侵略军的气焰,还报以抗战到底,决不投降的决心,其心可鉴日月!史称“三道沟大捷”。三道沟胜利的消息传到关内,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特别是流落到关内的东北人和东北军,无不击掌称快。正在北平的少帅张学良闻讯后,特意将一把心爱的战刀、镶有自己照片的一块怀表和5000块大洋奖励给义勇军将士,以鼓励他们继续抗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