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论语易解》1.4 “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省:替别人谋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践行了呢?”

【注释】

(1)《杨注》:“曾子,孔子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公元前505—435)。”

(2)《朱注》:“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3)宦懋庸《论语稽》云:“《说文》以阳之一,合阴之二,其数三……故古人于屡与多且久之数,皆以三言。”

(4) 《今读》:“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的角度看,便需先由自己做起。”

【解读】

按照有的学者考证,《论语》一书,经过了三次大的编纂过程。第一次是在孔子初卒(公元前479年),即六十四位弟子庐墓心孝三年之时,主持者为仲弓,由子游、子夏协助;第二次是在三年守心孝结束(公元477年)之后,留在鲁国的弟子重启孔门,推荐有若主持事务并对已经初步成稿的《论语》做了调整;第三次则是在曾子死(公元前432年)后不久,此时七十子已经凋零殆尽,曾门在鲁地成为最有实力的儒门学派,由孔子之孙子思和乐正子春等曾门弟子对《论语》进行了实质性的增补重修(杨义《论语还原》)。据此也就不难理解,有若何以在本篇中排在第二章的重要位置并被称作“子”,以及曾子何以紧跟有子之后在本章出现——很显然,前者是《论语》第二次编纂时的结果,而后者是第三次编纂时的结果。

孔学作为切身之学,重视孝道是一个方面,重视言行辞色是另一个方面,本章又进而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其义可谓“愈转愈深”矣。由于孔学非常重视自省的功夫,故后世又称孔学为“内圣外王之学”(“内圣外王”原出《庄子·天下篇》),诚良有以也。但此内省之功夫,最终当然是要见于外部事功的,特别是李泽厚所强调的“主体间性”问题,更是孔学关注之重点,故此章乃以“与人谋事”“交友”和“传习”三事举例说明之。《周易》对于君子的自身修养屡言之,如《象传》中的52个“君子以”均有如此意味。如蹇卦《大象》明确提出“君子以反身修德”,而益卦《大象》则说:“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说,君子见到天地万物如风雷般变幻多端,故与时偕行、改过自新,以图有所增益。此固为事功,但亦为自省之功夫,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当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具体到自省的内容上,曾子何以单独举出“忠”“信”“习”这三项内容来呢?值得探讨之处甚多。《乾文言》在解释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时曾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就明确将“忠信”解释为“进德”的两项重要内容(“修辞”则为居业之根本),于此亦见“忠”“信”二事之不简单。《说文解字》云:“忠,敬也”,“信,诚也”,段玉裁注云:“尽心为忠”,可见忠、信是仁德的重要内涵。《周易》很少谈“忠”,但特别强调“中”“正”,实则“忠”即“中正之心”也,有了“中正之心”,自然谋事可成。《周易》谈“信”之处亦不少,如强调“不言而信”(《系辞上》)“信志”(革卦、兑卦《象传》)等,在中孚卦还特别提出“信及豚鱼”,即将信用甚至推广普及于小猪和小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此诚为“大信”也。至于此处之“习”,和“学而时习之”的“习”同义,均为实习、实践、践履的意思。孔学强调人伦日用,故对于老师传授给自己的知识,主张必须予以践履,方为学而有成。《周易》之履卦,对人生践履有独到解读,亦可与“习”之义互参;而坎卦卦辞讲到“习坎,有孚,维心亨”,则对于人生践履有着更为深刻的警示意义。关于以上三事,此处暂且点到为主,以后还会随机阐发。

「特稿」《论语易解》1.4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境)外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特稿」《论语易解》1.4 “吾日三省吾身”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目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