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感统,必学八大感觉与神经系统

感觉,是神经系统的'营养",如果没有各种感觉刺激的信息输入,神经系统就不可能对外界产生反应,当然也就不可能适当地发展和发挥出各种各样复杂的功能。而反过来讲,反复的感觉刺激信息储存在大脑之中,形成记忆,并建立条件反射,又可以促进感觉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感觉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十分紧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依次从人类八大基本感觉系统,亦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内脏觉说起,共同来探究一下感觉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具体渊源。

今天的文章,我们首先来认识前四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视觉】

眼睛是视觉器官,眼球的特殊构造,让我们可以通过眼睛收集到外界物体所反射来的光的刺激,从而帮助我们获得大量的外界信息,比如明暗,颜色,形状,大小等。同时视觉信息结合其他感觉信息,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距离,层次,方位,比例等关系。甚至有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从客观现实接受的信息,有85%是通过眼睛获得的。

那么,外界事物所反射的光信息,到底是如何进入眼睛,再一步步进入大脑的视觉中枢的呢?或者说,视觉是如何产生的呢?


学感统,必学八大感觉与神经系统


这个要先从眼球的构造说起,眼球从外到内,依次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所以,从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首先就要通过眼球的透明体,也就是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这些折光系统,然后落到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是对光波非常敏感的视觉接收器,它上面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可以把光刺激转换为神经信息,这样,最初的视觉信息就可以沿着视觉神经通路经过视觉神经交叉传达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视觉中枢进行分析综合之后,再次通过传出神经节(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可分为脑脊神经节和植物神经节)到达眼睛,就产生了视觉。

大脑的视觉处理中心一方面处理外界传来的视觉信息,一方面又帮助这些视觉信息和其他的感觉信息,尤其是从肌肉,关节以及前庭平衡系统传来的感觉信息相关联,帮助我们对环境形成基本的认知。比如,知道环境中各种物品的空间方位等。

前面我们讲过,在脑干的部位,有许多重要而复杂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核”,而动眼神经核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经过处理的视觉信息也会被传送到脑干的动眼神经核以及小脑等部位。这样,这些信息才能继续与运动信息相协调,进一步指挥眼部和头颈部的肌肉,让我们用眼睛和头的活动来追踪一个移动的物体,实现视觉追踪的功能。

当然,不只是视觉追踪,通过大脑整个神经系统的协调运作,我们的视觉系统还具有聚焦,分辨,泛视,记忆,甚至想象等多种功能。可以说,视觉系统和双手动作,是我们人类最为依赖的两个部分,所以你会发现,它们二者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面积也是最大的。如果视觉系统发展不良,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觉功能不全或功能障碍,比如,看书跳行漏字,写字出格,写反字,容易迷路,容易认错人等。

【听觉】

听觉和视觉一样,在人类的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外界的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得听觉接收器处于兴奋状态并引起听觉神经的冲动之后,听觉信息就会传入各级听觉中枢,最后直至大脑功能区,使得大脑能够感知并处理听觉信息。


学感统,必学八大感觉与神经系统


耳朵是专门的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其中外耳和中耳担负着传导声波的作用,比如,耳廓负责收集声波,外耳道是声波抵达鼓膜的通道,鼓膜则负责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如果这些部位发生病变(比如中耳炎),那么人的听觉必然会受损。而内耳当中的耳蜗,则是整个听觉器官最重要的部分,因为真正的听觉接收器,就位于耳蜗的柯蒂氏器上。

小知识:在内耳当中还有两种前庭接收器,一种负责反应重力,一种位于三对半规管内,负责感知头部移动的速度和方向。这两种接收器获得的感觉信息结合起来,就可以非常精确地告诉我们,在我们和重力的关系中,我们是在什么位置,是动是静,走的是什么方向,是快是慢。

和视觉信息一样,听觉信息也可以传达到脑干的其部分以及小脑,方便和其他的感觉和运动信息相互协调。当听觉信息和其他感觉信息相互混合之后,会继续传到大脑的多个功能区之中,所以,如果听觉信息不能在大脑的各个层次中与其他感觉信息很好地融合,那么我们可能就很难了解所听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比如,如果听觉信息不能与视觉信息进行良好配合,那么孩子们在学习时就会比较吃力,不能够一边听,一边看着老师的嘴型,很快地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听觉信息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材料,听觉系统的发展对语言能力的发展影响极大。如果一个孩子的听觉系统受到破坏,导致传入大脑的声音信息与实际的声音不相符,那么他们的发音学习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有些说话口齿不清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但不完全是)。当然,大部分孩子的听觉系统都是正常的,只是有些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获得适宜的听觉刺激,就容易出现听觉感不良的现象,比如听不懂别人的话,对家长的呼唤听而不见,听过就忘等。

【嗅觉】

和现如今不同,在数百万年以前,人类最依赖的感觉并不是视觉和听觉,而是嗅觉。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依赖灵敏的嗅觉,才能快速感知到远处的危险,提前保护好自己!只是伴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有了更多更好地监测危险的方式,所以对嗅觉的应用也就相应变少了而已。但是,这并不代表嗅觉就不再重要,相反,作为唯一一个不需要通过大脑中转站处理,直接就可以将嗅觉信息快速传入大脑功能区的感觉系统,嗅觉依然在扮演着吸收空气中漂浮的各种信息,帮助大脑快速对危险信息做出警觉反应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个人鼻子不通或嗅觉失灵时,对于周围环境中的危险觉察能力便会下降的缘故。

另外,除了帮助我们保持警觉,嗅觉在帮助我们建立记忆和寻找记忆的功能上,依然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当我们闻到某种气味时,嗅觉刺激信息可以直达我们大脑的边缘系统,快速唤起旧的记忆。比如,妈妈做的卤肉的香味,可以让我们在脑海里立刻回忆起快乐的童年,想起曾经住过的老房子。对于不熟悉的气味,只要嗅觉正常,我们的反应也会特别快,比如那些讨厌的气味,像食物腐烂的味道,刺鼻的化学药品的味道等,只要一出现,我们就会立马警觉,知道它们对身体有害而快速走开。

【味觉】

嗅觉是一种远感,可以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相比而言,味觉则是一种近感,只有对吃到嘴里的东西,才会产生味觉。不过,和嗅觉一样,味觉也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许多不可或缺的讯息,借由味觉的信息输入,脑部可以判断出该执行什么事项。比如,吃到发酸的食物,就知道已经坏掉,不可以再接着吃了。

味觉和嗅觉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感觉系统,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味觉会受到嗅觉的影响。比如你会发现,当你严重感冒鼻塞的时候,基本都没有什么食欲,因为你感觉闻起来没什么味道的食物,吃起来也好不到哪去。

另外,味觉的发展也影响着大脑对口腔发音器官的管控,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缺乏咀嚼训练,经常吃一些流质的细软的食物,不但容易味觉敏感,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而且也容易在语言的发展方面出现口齿不清一类的问题,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多注意哦!

小知识:孩子挑食,偏食,不单单有味觉敏感的因素,也可能与口腔的触觉敏感有关,当孩子对食物的质地触感有所排斥时,也很容易出现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 The end -

吃货七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