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在後世流傳最廣的五句話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三國演義》中,在後世流傳最廣的五句話

三國時代耳熟能詳的一句名言,曹操也曾說過:這世間有兩件絕品,一是天下無敵的呂布,一是日行千里的赤兔,兩件絕品合二為一,是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足以展現這句諺語流傳之廣泛,寥寥八字,就將天下最厲害的武將和戰馬描寫的入木三分,可以稱得上是春秋筆法了。雖然後來赤兔馬為關羽所有,但是這兩句話卻早已深入人心了。

既生瑜,何生亮

《三國演義》中,在後世流傳最廣的五句話

這句話也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名言,是周瑜臨終前的遺言,羅貫中通過短短六個字,將諸葛亮抬高到了歷史上“智聖”的地位,可憐的是周瑜卻被貶損成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但是歷史上的周瑜心胸寬廣,深受孫權及文武百官乃至後世英雄的敬重與懷念。另外周瑜此言僅僅是對諸葛亮才智超越自己的一種嘆息,並無妒恨之意在內。直到現在,我們形容兩個人的實力非常接近時,就會用“一時瑜亮”這一成語來形容。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演義》中,在後世流傳最廣的五句話

這句話語出自諸葛亮的《後出師表》,兩篇《出師表》可謂是盡顯諸葛亮的忠誠與偉大,雖然目前也有很多學者指出《後出師表》疑非出自於諸葛亮之手,但是更多的《三國演義》讀者更願意相信他是諸葛亮盡心竭力輔佐漢室的體現。後來,這兩句話也成為了臣子向君主表達忠誠的最常用的表達。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三國演義》中,在後世流傳最廣的五句話

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簡單地說劉關張三個熱血青年,為了共同的目標,準備狠狠大幹一場,因而結為兄弟的故事。他們結拜時的誓言據《三國演義》所寫,大致是這樣的:

“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這基本形成了後世結拜誓言的範本,後來無論是北宋梁山好漢,還是當今行走江湖之人,都必然用得上的兩句名言。

論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國演義》中,在後世流傳最廣的五句話

這句話不用過多介紹,凡是看過三國的,都知道這句話是開篇的第一句總結性話語,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的規律,在封建時代成了哲理般的真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