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10年一次的命运轮回

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来自美国股市的冲击波不断加剧……

最直接的反馈,就是出口的萎靡,美国科技公司连连砍单,货物堆积在港口,中国的代工商们遭遇资金链断裂,一家接一家的倒下;

投资数据同步下滑,随着房地产市场遇冷,钢铁、有色、煤炭、化工、机械等各行业逐一熄火,无人能够幸免;

缺钱成为常态,消费低迷,汽车、家电、白酒……全部掉头向下。

企业大面积的人员优化,A股跌幅熊冠全球。

你以为在说2019年?NO。

这是2009年。

醍醐灌顶!10年一次的命运轮回

经历了一年多的股市下跌之后,全国人民的信心都已跌到谷底,政府意识到,不能再允许A股任性的跌下去了。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1

政策转向突然而来。

财政政策方面,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全面推进高铁网络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络建设,让两大产业自此成为我国的科技名片。

紧接着是十大产业振兴政策,包括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纺织、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行业。

还有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

金融政策方面,连续下调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下调房地产交易税、A股印花税,鼓励央企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从下半年开始,各种经济指标终于开始回暖,比如PMI、发电量、M1/M2、社融、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等,触底反弹。

CPI在7月录得-1.8%见底,并在11月正式走出通缩,制造业投资也在2010年2月见底后回升,延续至2011年。

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则是在第四季度转正。(1-4季度分别为 -26.2%、 -14.9%、 -2.9%、25%。)

站在2009年的年底,暮然回首。

这一年A股竟实现了近乎翻倍的涨幅,上证指数从年初的1800点附近起步,涨到接近3500点!

从年度表现上看,这是上证指数近20年来的历史第五大涨幅。

就这样,A股在绝望中逆袭,让无数的投资者赚到了人生中的又一桶真金白银。

那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命运可以重来,现在给你一笔资金,你会买入哪个板块的股票呢?

你或许会以为,在这轮以“四万亿”为主题的大牛市中,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水泥、工程机械、房地产等周期股吧?

错了。

开始的时候,确实是。

水泥、机械等基建股一马当先。

但是到了下半场,成长股竟然越跑越快,最终脱颖而出。

历史数据显示,以2008年10月28日为起始点,到2010年4月,一个完整周期结束。

四大板块:金融、周期、消费、成长。

成长板块涨幅213%,排名第一;

消费板块涨幅172%,排名第二;

周期板块涨幅156%,排名第三;

金融板块涨幅104%,排名第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市场是清醒的,投资者意识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已经开始了。

经历了城市化、房地产、出口繁荣的黄金十年,传统经济的高速火车必须慢下来了,即使迎来逆天的政策放水,也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醍醐灌顶!10年一次的命运轮回

钢铁、煤炭的产量还能比2007年再翻番吗?

不可能了。

一切都已回不去了。

所以,能反弹一些,回点本,就赶紧跑了吧。

只有成长股,才是真正的金矿,这里面充满大量从0到1的产业,在未来几年里增长10倍以上的比比皆是。

2

刚刚上台没多久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将拯救经济危机的赌注押在新能源产业上。

他在多场演讲中说过,“ 一个控制不了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新能源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那个年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每年进口石油需支付3000亿美元,占美贸易逆差的40%。

当然,十年光景,沧海桑田,今天的美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并且已成为一个能源净出口国。

改变这一切的力量,有奥巴马的一份功劳。

奥巴马上台之后,迅速推出了《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规定将拨款约500亿美元用来开发绿色能源和提高能效。

其中,14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45亿美元用于改造智能电网,64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项目……

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马斯克旗下的三家公司:SpaceX、SolarCity、特斯拉,是奥巴马新政时期最大的受益者。

那几年里,通过融资和借贷,SpaceX到E轮总共获得了 12 亿美元投资,特斯拉 3.48 亿,SolarCity大概为 7.4 亿,三者之和合计 23 亿美元左右。

而来自奥巴马的补贴有多少呢?

特斯拉获得了 24 亿美元、SolarCity 获得了 25 亿美元, SpaceX 则获得了大约2000 万美元。

三者总额超过 49 亿美元,是来自风投资金的一倍多。

如果不是奥巴马的解囊相助,只怕特斯拉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就将倒下,再也起不来了。

醍醐灌顶!10年一次的命运轮回

3

困境是一样的,思路也是一样的。

2009年2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召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会议,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此拉开序幕。

3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召开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标准化工作组成立暨首次会议,技术标准被统一。

6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发布,集结号吹响。

8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第1批)发布,只有5个产品型号。

9月,第二、三批发布,增加到31个产品型号。

到12月,纳入目录的产品型号已经大幅增加到47个,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也被制定并发布实施。

那一年,中国市场上的汽车产销量达到了1300多万辆,首次跃居世界第一,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只有5000辆,不及一个零头。

而十年之后,2018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已突破了100万辆。

指数级的增长!

相比起来,2018年的中国汽车总产销量也不过2800万辆而已,仅仅比10年前增长了一倍多点。

4

2009年1月,一年一度的美国底特律车展。

股神巴菲特高调来到了比亚迪的展台,并主动佩戴上BYD的铭牌,向记者表示,他是比亚迪的一份子。

后来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了。

早在一年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个基金经理,名叫李路,他向查理芒格推荐了比亚迪。

然后芒格又对巴菲特进行推荐,并称赞道,这是一个“爱迪生与韦尔奇的结合体”。

我们都知道,爱迪生是百年一遇的发明天才,韦尔奇是通用电气的董事长,管理大师,其推行的“六西格玛标准”风靡全球。

芒格的评价,让巴菲特心动了,于是派出另一位投资经理索科尔去比亚迪工厂实地考察。

索科尔回来之后,同样对比亚迪大加赞赏。

这就让巴菲特更神往了。

2008年的比亚迪,燃油车爆款F3卖的相当不错,更重要的是,他们推出了一款名为F3DM的双模电动车。

比亚迪宣称,F3DM采用汽油机和电动机两种驱动模式,可以自由切换,充电一次能行驶100公里。

这款车的售价仅为14.98万元。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廉价的大众型号电动车。

同期,特斯拉推出的第一款电动车Roadster,售价11万美元,实际成本12万美元,每卖出一辆都要亏损1万美元。

领先的电池技术和产品竞争力,让巴菲特很满意,最终决定买下10%的比亚迪股份。

这是巴菲特投资生涯史上,第一次投资一家科技成长股公司。

一年之后,比亚迪进军电动大巴市场,并将电动大巴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陆续落地美国、欧洲、日本。

那一年,比亚迪成为资本市场上最闪耀的明星,港股股价涨幅高达10倍,王传福也以396亿元的财富荣登当年的福布斯富豪榜首富位置。

醍醐灌顶!10年一次的命运轮回

5

另一个龙头则是宇通客车

新能源车市场从0到1的过程中,第一个风口出现在公交车领域,因为这里的补贴最容易实现。

有风口,还得有优秀的公司去落地,宇通便是这样的角色。

早在1991年,宇通还是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的时候,就是通过推出业内第一款卧铺客车,赢得了市场。

此后的近20年,其一直以创新车型来领导行业的升级,比如首款耐三高(高温、高寒、高原)的经典车型T7、首款空调大巴、首款长鼻子校车等。

对于新能源客车,宇通其实早在2007年就组建了一个研发团队,大约50人左右。

对外并没有挂牌,也没有宣传,一直秘密在做。

研发的重心在电控系统,毕竟电池和电机都不是他们所熟悉的,可以外包给更专业的第三方企业,而电控是必须自主掌握的。

据业内人士分析,宇通跟其他客车公司相比,拥有三项独有的技术:整车节能与控制技术、高压隔离电源变换技术、高密度电驱动控制技术。

其他客车公司和供应商的关系,大多是简单地拿来匹配。

而宇通不同,宇通是从供应链入手,协同开发,从效率和响应特性统筹研发符合特殊需要的产品。所以,它的技术可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效率。

正是因为有这样领先的意识和布局,2008年的时候,宇通才能拿到了北京奥运的环保公交车大单。

然后在第二年的新能源车的风口吹来的时候,宇通也成为了最早抓住风口机会的公司之一。

6

2009年开始,新能源车产业链渐渐浮出水面,从下游的整车,中游的电池和材料,甚至上游的锂矿资源,鸡犬升天。

大量的资金涌入,人心浮躁。

但是君临发现,真正在后来成为大牛股的优秀公司,几乎都是在2009年之前就已进入,或者已默默的积累了许多年。

2009-2010年间,新能源车行业还有一只大牛股,杉杉股份。

周期内从前复权价最低1.48元起步,到2010年11月的14.25元,接近10倍的涨幅!

杉杉股份的老板郑永刚,原来的主业是做服装的,很多人会以为他是炒概念,跟风赚一波。

实际上,郑永刚1989年创业,1996年上市,2000年前后就进行多元化布局了。

他很早就意识到,服装业是一个依赖于廉价劳动力的行业,衰落是迟早的事情,他希望能够找到第二条腿。

做了房地产,做了光伏太阳能,也做了股权投资,各方尝试,最终布了一颗锂电池材料的棋子。

这家子公司落地在2002年,是国内第一条年产800吨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生产线。

由于做的早,只要产品质量ok,价格比进口货便宜,生存就没有问题。

毕竟那时候,很多国产手机、国产MP3、消费电子产品等,都需要足够价廉物美的国产电池替代品。

但利润率实在是低。

在很多年里,杉杉的电池材料净利率都只是徘徊在盈亏平衡线上。

但杉杉仍然咬牙熬了下来,足足熬了6年多,才迎来新能源车的东风,迎来鲤鱼跃龙门的日子。

到今天,杉杉已是全球最大的正负极电池材料公司。

7

不止是新能源车行业。

事实上,2009年对于许多后来的A股科技龙头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光伏行业焕发二次新生,风电大爆发,原料药公司大规模向创新药转型,LED产业横空出世,手机产业链开始孕育……

2009年10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第一批28家创业板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这28家创业板公司中,就有特锐德、乐普医疗、安科生物、华测检测、亿纬锂能、爱尔眼科、网宿科技、机器人、华谊兄弟等多只后来的大牛股。

牛股比例高达三分之一。

以爱尔眼科为例子,2001年诞生在国家整治公立医院“院中院”的行业阴霾中,此后通过开连锁专科医院的形式不断成长。

但到2009年上市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家利润不过亿,门店数只有7个的中小企业。

而在上市之后,爱尔眼科的门店向全国扩张,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到2018年,预计营收和利润增长均超过10倍,门店数增加到200多个,股价也涨了十几倍。

8

人们喜欢说,逢8总是惨淡,逢9总是危与机共存,总是令人充满期待。

似乎确实是这样。

2019年刚刚开始,我们又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新基建、特高压和轨道交通、家电汽车下乡的政策预期不断释放;

还有科创板,预计下半年就将热辣出炉。

还有燃料电池汽车。

1月10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科院院士凌文表示,建议国家组织相关部委研究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推动氢能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前国家科技部长万钢,中国科技部党组成员夏鸣九等纷纷呼吁,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未来商用车的氢燃料电池应用前景十分可期,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化要补齐核心短板。

市场预计,2020年电动汽车的补贴退出后,补贴政策将会重点向氢燃料电池产业倾斜。

A股已经开始躁动。

那么,这一次的大牛股会有哪些,又有哪些优秀公司能脱颖而出呢?

君临认为,不管是怎样的风口,最后能跑出来的一定是那些坚持脚踏实地,拥有扎实的产品与技术的好公司。

2019,向所有相信未来的人致敬。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想,“这家公司我能投吗”?

这不是一个拍拍脑袋就能轻易做出的决定,因为除了基本面的机会分析,还需要对财务风险、业绩确定性、业务竞争格局等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关注“君临”获取。

更多成长股分析、行业解读尽在“中国新一代投资研究服务机构”——君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