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縱橫談(下)——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

《隆中對》是很出色的戰略策劃書,是諸葛亮獻給劉邦的蜀國立國策略,是關於蜀國發展道路的戰略規劃。那麼,這一規劃是成功的嗎?這一規劃對於劉備建國大業是起積極作用還是起消極作用?換言之,諸葛亮在隆中獻給劉備的策劃書,是幫了劉備還是害了劉備?蜀國最後的失敗,是由諸葛亮的戰略規劃造成的嗎?

《隆中對》縱橫談(下)——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

戰 略 規 劃

對於這些問題,歷來存在著爭論,大多數軍事家、政治家都讚賞諸葛亮的隆中戰略,肯定隆中策劃是大戰略家的英明遠見,讚揚諸葛亮身居茅廬而能熟知天下事,是雄才偉略。認為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輔助,劉備不可能取得荊州和益州,不可能與曹魏、東吳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蜀國之所以能在魏、吳的夾縫中逐漸崛起,這與諸葛亮的英明的戰略謀劃是分不開的。

當然,也有不同的觀點,歷史上也有軍事家、戰略家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是徹底的錯誤戰略,是違背當時實際而空想出來的理想化方案,正是這個所謂的“隆中妙策”讓劉邦走錯了戰略方向,正是諸葛亮的錯誤策略,把蜀漢勢力引向歧途,導致了蜀漢政權的最終失敗。

《隆中對》縱橫談(下)——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

相 見 恨 晚

有一些評論者結合《三國演義》,概括出諸葛亮戰略方案失誤的幾個主要方面,雖然這些“概括”是結合小說來分析的,與史實可能有些不一致,但作為參考,還是值得了解的:

失誤之一:劉備集團佔據荊州,實際上是使自己處於兩面受敵之中,是必敗無疑的。赤壁大戰前,曹操、孫權、劉備都想佔領這塊戰略要地,但這既是一塊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一塊十分兇險之地,諸葛亮引劉備進入荊州,實際是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荊州這地方是極並不易堅守的險地,北面有曹操勢力,虎視眈眈地盯住,時時欲將其吞併;南面有孫權勢力,認為荊州是借給劉備的,一次次追討,劉備集團守住地此,在軍事形勢上,是處於魏、吳的兩面夾擊之中,時時受到威脅,腹背受敵,力量相對較弱的蜀漢政權,勉強守荊州,實質上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失誤之二:劉備集團佔領荊州已是重大失誤,後來按照諸葛亮的策略,又分出重兵佔領離荊州距離很遠的益州,本來蜀國的力量就不是很強,又將兵力分散在兩個地方,特別是距離遙遠,路途艱險,實在是難以互相照應,成不了掎角之勢,易於被敵人各個擊破,這實是犯兵家之大忌,而且,劉備借荊州得罪孫吳,佔益州搶了劉備同宗劉璋的寶地,使劉備失去信譽,這對於一貫高舉忠孝仁義旗幟的劉玄德來說,信義、名譽的耗損是比較厲害的,蜀漢政權最後的失敗也是難免的。

失誤之三:擁有荊州之後,又分兵遠道去奪取益州,將帥要分守兩地,而隊伍要入川,留下誰來守荊州就成了當時的重要問題,誰是留守荊州最合適的的人選呢?

《隆中對》縱橫談(下)——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

忍 辱 負 重

當時,留下誰守荊州最合適呢?張飛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很忠誠,很有膽略,武功超群,但是,他屬於有勇而少謀的猛將,過於率直魯莽,雖有禦敵勇力,但缺乏守荊州的頭腦。趙雲一直很真誠地跟隨劉備,他文武雙全,戰無不勝,他於長坂坡血染戰袍,單騎救幼主,忠誠耿耿,政治頭腦清醒,處事果斷穩妥,但是,趙雲雖對主子忠誠,但卻不是“桃圓結義”的兄弟,諸葛亮出山任蜀國軍師之後,趙雲一直是諸葛亮很器重的人,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也非常喜歡和放心地委派他去做事,而軍師和武將的這種密切關係,或許便讓權力高手劉備不太放心,所以,劉備不願意留下趙雲鎮守荊州。諸葛亮是聯吳抗曹的倡導者,而且,又是他發現了荊州的重要性,劉備之所以能守住荊州,主要靠諸葛亮的指揮得當,本來,諸葛亮才是鎮守荊州最合適的人選,但是,有一個原因或許讓劉備不放心,這即是:諸葛亮之胞弟諸葛謹是江東重臣,而且荊州又被認為是向東吳借的,劉備不願意讓諸葛亮留下來鎮守荊州,深怕他和關羽、張飛不在荊州,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最後,剩下的就只有關羽了,劉備讓關羽留下和諸葛亮共同管理荊州,這樣,荊州有他的結義兄弟主政,劉邦才可以放心。於是,劉備帶領軍師龐統等兵將入川,但是,川軍並不是那麼好征服的,川中也有名將,川將張任於途中設伏,想射死劉備,而龐統恰巧換騎了劉備的“的盧”白馬,被射死於“落鳳坡”,龐統一死,劉備身邊沒有高參了,要繼續實施取西川之計,只有調諸葛亮入西川。而諸葛亮一走,荊州就只有讓關羽獨立鎮守了。

此時,荊州力量單薄,關羽雖力敵萬人,但他剛恢自用,他熟讀《春秋》,單刀去東吳赴會,自己覺得是蜀國文武雙全的第一大將。關羽一貫輕視東吳,視東吳為鼠輩,所以,諸葛亮離開後,他輕敵冒進,被呂蒙算計,被陸猻騙了,敗走麥城,為東吳所殺,荊州也弄丟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觀點認為:丟了荊州表面上是關羽的責任,而實際上,卻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所造成的,劉備集團同時分兵於兩個路途艱難、距離很遠的地方,難為旗角之勢,劉備、諸葛亮入之後川,關羽力量弱,守住荊州這兇險之地,本來就非常危險,而呂蒙、陸遜既很瞭解關羽的經歷和性格特點,又對留守荊州的蜀軍力量了如指掌,所以,呂蒙、陸遜成功了。關羽的死,荊州的失守,歸根結底,是諸葛亮同時佔領荊、益的戰略惹的禍。諸葛亮失策,關羽送命,荊州落入東吳之手。

當然,對諸葛亮的隆中戰略提出質疑,甚至否定的觀點也不一定是正確的,試想,在當時的局面下,如果劉備不佔荊州,又能怎樣?荊州是戰略要地,是富饒的地方,也是當時相對比較平靜的地方,劉備當時無立腳之地,佔領荊州,使他有了可以發展的根據地,之後也才有擴展勢力的條件和機會。雖然說荊州北有曹操,南有孫權,處於兩面受敵的險景之中,但是,對此,劉備、諸葛亮不會不清楚,但除荊州之外,從江北到江南,劉備勢力所能及的,也只有荊州這一塊地方了,荊州之外,想佔領也已經沒有像樣的地盤了。佔據荊州,使劉備集團有了能夠立足的根據地,也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的可能。

其實,劉備集團之所以沒有成功,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是關羽失去了荊州,而間接的原因,則是劉備的魯莽和失誤造成的。至少有兩件非常重要的事,劉備做錯了:其一,劉備本來可以聯合劉璋,先攻下漢中,與馬超等夾攻曹操,但劉備沒有這麼做,而是太急於佔領成都了,過早吞噬了劉璋,讓曹操有機會全力對付馬超、韓遂,並佔領張魯的漢中,這樣一來,曹操的勢力就向入川的劉備壓過來了。其二,關羽死後,劉備為了復仇,太不冷靜,親率主力找東吳決戰,自以為是,情敵冒進,違規紮營,中了陸遜的火攻之計,招致了蜀軍的大敗,蜀國自此實力大傷,劉備自己也病死白帝城。所以,關羽、劉備的死,荊州的淪陷,蜀軍的失敗,並不是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的錯誤所造成的,而是劉備太工於心機,搶權太急,對大局勢的判斷一再失誤,不是領兵的料又自以為精通兵法,最後大敗了。總之,諸葛亮的《隆中對》是高明的戰略策劃書,蜀國的失敗,責任不在於諸葛亮。

關於《隆中對》戰略,有一個偉人的評點是很值得關注的,這就是毛澤東對《隆中對》的兩次評點。一次是:1941年1月,國民黨發動“皖南事變”,企圖消滅新四軍,之後,針對複雜的形勢,毛澤東借用劉備伐吳戰敗身亡的典故教育全黨。他認為:荊州失守,蜀軍進攻東吳,被東吳將領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打得大敗,其原因在於劉備沒有區分和處理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係。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確定的戰略方針是“東聯孫吳,北拒曹操”,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孫劉的矛盾是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可見,毛澤東對《隆中對》所確定的“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是讚許的,毛澤東借用以教育全黨同志要注意區分各種矛盾的主次,強調當時“中日矛盾成為主要的矛盾、國內矛盾降到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全國各派力量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皖南事變固然使階級矛盾在局部領域激化起來,但整體上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的主次關係並沒有變化,因此,正確的選擇是對國民黨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反擊,以達到在鬥爭中求團結的目的。

毛澤東另一次評點《隆中對》是結合蘇洵於《權書·項籍》中的論述進行的,蘇洵認為,諸葛亮只以關羽守荊州而以主力至西蜀建根據地,很難兩頭兼顧,孔明以為有高山險隘相阻,便可免於滅亡,而實是西蜀之險,守不可出,出不可繼,保證安然偏於一隅,難矣!欲以其為根據而圖取中原,更不可能。毛澤東贊同蘇洵的這一觀點,並批註道:“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