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劉備集團的困境的真的是《隆中對》?關於《隆中對》的看法

公元207年,對於劉備來說有一個好消息也有一個壞消息:

壞消息則是當時劉備最強大的敵人曹操已經平定了北方,並且打垮了烏恆當時北方最大的遊牧民族。這就意味著下一步曹操就會揮師南下,消滅南方剩餘的割據勢力這其中就包括劉備自己;好消息則是也就在這一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到了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他向劉備指明瞭一條全新的道路,而這條道路無疑為黑暗之中的劉備點亮了一盞明燈,這條道路就是《隆中對》。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隆中對》最終沒有按照其預計的那樣發展,這也造就了人們對諸葛亮無休止的質疑,更有甚者對其進行無休止的抹黑。

我們曾經站在軍事的角度上評價過《隆中對》,可這位偉人卻單純的只是站在軍事角度去考慮問題,其也沒有對諸葛亮進行全盤否定。

可以說因為《隆中對》而全盤否定諸葛亮其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正的,試問誰又沒有犯過錯誤呢?今天就稍微來聊一聊《隆中對》

造成劉備集團的困境的真的是《隆中對》?關於《隆中對》的看法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

縱觀劉備的前半生,我們可以用屢敗屢戰來形容,借用後世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之中的兩句詩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形容劉備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直到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結識了諸葛亮,也正是在這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隆中對》的戰略規劃,當然因為原文過長之緣故筆者就不摘錄了,大致意思就是如下:即北拒曹操,南聯孫權,先取荊州再圖謀益州,等到天下有變之時,荊益二州同時出兵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且不論這《隆中對》最終的成敗得失,不過諸葛亮本人的出現的確給了劉備集團極大的幫助:

  1. 明確了劉備集團今後的行動方針,為此前屢戰屢敗的劉備指明瞭一條新的道路。
  2. 勸諫劉備不要正面和曹操硬抗,而是以避實就虛的方法在不圖謀江東之地的情況下與孫權聯合共抗曹操,才有了劉備的開疆拓土。

從後期劉備集團的一系列行動上來看,《隆中對》某一程度上是被劉備集團當作國策來進行具體行動的:首先就是在赤壁之戰中和孫權聯合打趴下了雄心勃勃的曹操,接著又利用漢中張魯和劉璋之間的矛盾出兵益州,歷時兩年最終又取得了益州全境

《隆中對》的出現讓夾縫中生存的劉備一躍成為天下三大諸侯,可以說有了諸葛亮的輔佐劉備的幸運,而《隆中對》讓劉備居無定所的最終能夠三分天下也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沒有諸葛亮的出現劉備或許連三分天下的資格都沒有,或許赤壁之戰時就已經滅亡在曹操的手中。

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之處

公元220年,關羽北伐襄陽被曹魏和東吳聯合夾擊終導致身首異處,兩年後夷陵之戰慘敗,至此《隆中對》泡湯,劉備集團再無翻盤之可能,那麼到這我們就簡述一下隆中對的失誤之處:

  • 跨有荊益與聯合孫權二者不可兼得

荊州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其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不單單是劉備方面急需要荊州這個戰略基地,曹操和孫權一方都在爭奪這一塊地方。不過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就退出了荊州,佔領了荊州襄陽和樊城之後轉而攻略西北,當然對於曹操的舉動筆者也有看法:

  1. 一個是赤壁之戰後,曹操知道其暫時無力南下,而西涼馬超等人恰巧又在這時候鬧騰,故自此之後曹操中心一直放在西北。
  2. 以荊州獨特的地理分化瓦解孫劉聯盟,畢竟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對於荊州之地都是志在必得的,這一點曹操不會不知道。

上述兩點可能雖然屬於筆者臆測,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那就是孫權的江東集團也是急需荊州這塊風水寶地的:

  1. 一個是魯肅《榻上策》中明確指明瞭荊州對於東吳的重要性,可以說孫權要想問鼎天下,荊州是最重要的一環。
  2.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江東之地在長江下游,一旦兩個集團關係惡劣,那麼孫權集團對於劉備則毫無優勢,為了自身的安全孫權也必須把荊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3. 江東之地當時只有三吳地區還屬於富庶,其餘的地方還都屬於未開發的“南蠻”之地,經濟十分落後,而荊州則是土地肥沃,佔有了荊州國土面積就會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也會有顯著提高,因而就算是經濟方面也需要荊州。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兩方都想要荊州,那麼他們在利益方面已經有了衝突,行動上還能保持一致嗎?

諸葛亮想要荊州為戰略基地,而同樣的孫權也是要攻取荊州從而問鼎天下,那麼兩個集團的衝突則是不可避免的,就算後來劉備瓜分荊州,對於孫權而言,其還是如鯁在喉。

湘水之盟的衝突之中就可以看到,諸葛亮既想東聯孫權又想佔據荊州的意圖已經明顯是不可能實現的了。

正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一般,要維持孫劉聯盟就得捨棄荊州,而荊州又是《隆中對》關鍵一步是不可能輕易捨棄的,最終只能二取一,可以說這一步是諸葛亮的戰略上的一個失誤。

造成劉備集團的困境的真的是《隆中對》?關於《隆中對》的看法
  • 獨特的地理使得荊州和益州不可能聯成一片

諸葛亮在《隆中對》之中的設想是靠著益州肥沃的土地以及荊州那一馬平川獨特的交通優勢來實行北伐大計。

然而我們細細觀看地理方面就會發現真正想要做到如此實在是一個很難的決策:地理位置上看益州有一部分處於長江上游,荊州處於長江中游,江東之地或者說揚州則處於長江下游,看似三大州在一條紐帶上,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大不相同。

益州四塞險固,山巒屏障,西面是大雪山,北門是秦嶺,東面與荊州相鄰的地方又有一座巫山把他們隔絕開來,這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益州與荊州的消息很難傳遞,往往收到的消息是幾個月之前的。

連消息都很難傳遞,那麼兩支部隊在指揮上能做到協調統一嗎?答案是否定的。

故依據當時的情況來看,地理上就限制了《隆中對》的實施,一座巫山把荊益二州的軍隊分成兩半,令其首尾不能相應。

就如新中國的一位偉人所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而反觀揚州到荊州這邊則是截然不同的一副場景,江面寬闊,水流平緩,而且兩地之間沒有天然屏障,一座長江把兩州天然的連在了一起。由於沒有交通方面的阻隔,使得荊揚二州的文化交流比之荊益二州更有優勢,所以呂蒙白衣渡江之時一路之上竟無險阻。

從夷陵之戰中東吳能夠迅速做出應對方針應對劉備的東征也充分說明了荊揚二州之間的聯繫遠比荊益二州更有利,一旦發生戰事,揚州方面可以迅速做出戰略部署。而益州方面連荊州的消息都收不到,可以說關羽走麥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無法和成都保持聯繫,最後只能陷入孤軍奮戰的地步。

造成劉備集團的困境的真的是《隆中對》?關於《隆中對》的看法

劉備集團的困境真的是因為《隆中對》麼?

上述關於《隆中對》的戰略失誤讓諸葛亮其人被飽受詬病,於是有些人在質疑諸葛亮的同時,也對劉備發出了疑問,疑問其為什麼沒有采納龐統的放棄荊州攻佔益州之後再圖涼州最後奪天下的戰略?當然對於這種說法筆者也提出兩個問題:

  1. 這一方針的真實性?
  2. 這一方針的可行性?

筆者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信息後立即翻看了關於龐統的列傳,在列傳中龐統的確指出了荊州的諸多弊病,同時要劉備儘快攻取益州,可是龐統卻沒說要放棄荊州。為了找這個戰略的出處,專門去搜索了一下,根據資料顯示其記載在一本《九州春秋》的書籍上面,這就說明了在正史之中並未有龐統勸說劉備放棄荊州之舉動,因此這件事情的真實性我們是要打一個疑問的。

造成劉備集團的困境的真的是《隆中對》?關於《隆中對》的看法

那麼我們針對第二個問題再做一點提問:

  1. 放棄了荊州,那麼荊州這龐大的地方將置於何處?是讓曹操或者孫權佔領任其威脅後方?
  2. 放棄荊州,沒有了荊州的物資,劉備憑什麼去奪取益州和雍涼地帶?
  3. 雍涼地帶是馬超的地盤,當年憑曹操如此龐大的兵力都尚且難以應付,實力遠不如曹操的劉備如何去奪取呢?

所以綜上所述,關於龐統的戰略筆者認為其實遠不如諸葛亮之《隆中對》可靠。因而可以說劉備想要“興復漢室”就只能依靠諸葛亮為其制訂的《隆中對》

造成劉備集團的困境的真的是《隆中對》?關於《隆中對》的看法

雖然《隆中對》在今時今日看來有諸多的戰略失誤,然而造成劉備集團只能偏居一隅的並非完全是《隆中對》之過。

隆中對固然有其戰略失誤之處,可依筆者看來劉備集團最終失敗,其時運也有很大一部分的關係:

  1. 自董卓亂政至官渡之戰前乃是定鼎天下最好的時機,當時各地軍閥都未成氣數,可惜此一時期劉備沒有一個很好的戰略規劃故其只能在徐州之地顛沛流離,也錯過了興復漢室的最好時機。
  2. 人才的匱乏,自古以來能夠從益州奪取天下的翻看歷史只有漢高祖劉邦一人,然劉邦的成功離不開“漢初三傑”的幫助。可反觀劉備集團呢?除了關羽之外幾乎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而關羽本身因為為人又太過驕傲最終導致荊州失手。很多人說劉備已經諸葛亮錯用了關羽,與其說劉備錯用關羽,倒不如說當時的劉備除了關羽無人可用。

或許正如司馬徽的那句話“孔明得其主,而未得其時”《隆中對》的失敗讓劉備最終心灰意冷,最終於白帝城“永安託孤”。而諸葛亮本身也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採取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北伐,最終也活活累垮了自己,才有了杜甫那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慨。

造成劉備集團的困境的真的是《隆中對》?關於《隆中對》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