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7名腹泻孩子,13.8%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家长们请看过来

宝宝一拉肚子

不少宝妈十分担心

是轮状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性肠炎?

其实,还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4627名腹泻孩子,13.8%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家长们请看过来

近日,东莞市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徐炳燕、苏小华、黄慧萍选取了4627名腹泻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有13.8%的孩子乳糖不耐受,0至2岁的发生率最高。近期,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了《黑龙江医学》杂志上。

我们一起来看看。

4627名腹泻孩子,13.8%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家长们请看过来

(网络图)

轮状病毒感染最易致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后需经乳糖酶分解,才能被人体吸收。

乳糖酶位于小肠绒毛表面,如果它的活性下降,或者分泌量减少,可导致乳糖在肠道里不能被正常分解,产生氢气,引起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乳糖不耐受”

4627名腹泻孩子,13.8%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家长们请看过来

东莞市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该院进行乳糖不耐受检测的4627名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2793个女孩1834个

经过检测,在这4627名受检测患儿中,有638名乳糖不耐受,占比13.8%

为什么他们会乳糖不耐受?

为了解开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随机选取216例乳糖不耐受患儿,对其轮状病毒、腺病毒、大便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这216名患儿中,有90人(占比41.7%)存在轮状病毒感染;有32人存在腺病毒感染(占比14.8%);有28人存在细菌性肠炎。

所以,轮状病毒感染

最容易导致孩子乳糖不耐受,因为乳糖酶是轮状病毒的靶酶,轮状病毒感染可损伤小肠粘膜绒毛上皮细胞,从而使乳糖酶活性降低,引起乳糖不耐受,出现腹泻。

4627名腹泻孩子,13.8%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家长们请看过来

0至2岁的孩子最容易乳糖不耐受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乳糖不耐受程度不同。

在这4627名孩子中,0至1岁的孩子乳糖不耐受比率为14.2%;

1至2岁的孩子为14%;

2岁以上降至7.8%

原因可能是2岁以下孩子的主要食物为高乳糖的乳制品,极易导致乳糖不耐受。

4627名腹泻孩子,13.8%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家长们请看过来

乳糖不耐受可能导致腹泻,而腹泻的孩子营养物质摄取不足,使乳糖酶分泌不足,不能吸收利用乳糖,进一步加重腹泻,二者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大便常带酸臭味,含有泡沫,呈黄或青绿色蛋花汤样或稀糊状,腹泻每天数次至十多次,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严重时可出现粘液血便,甚至小肠坏死。

所以,研究人员建议,孩子腹泻,应该重视乳糖不耐受检测,如果发现乳糖不耐受,除了常规的止泻治疗,还应去乳糖饮食,避免滥用抗生素。

小调查

4627名腹泻孩子,13.8%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家长们请看过来

本公众号育儿、孕妈、耳鼻喉、皮肤、眼科、中医交流群都成立了,内有医生免费咨询,如加入,请加小编微信:DGRBjkxgj,拉你入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