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大部分企業想要改變目前現有的文化,發現不知道從何下手,或者說文化在中國企業處在一個尷尬位置,可有可無。

這與我們的傳統觀念有關,也就是固有的思想。善於發現問題,卻逃避解決問題;參照別人,同行永遠是超越的對象,如何把同行幹掉;重視形式,不重視內容,過於強調名次,不在意過程是如何形成。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想要搭建企業文化,或者是打破現有的文化,也就是說文化問題不會自己解決,是需要領導和員工一起努力,需要有一套變革的流程和步驟。

決策是由領導決定的,但是執行是全體員工,所以你想要指定的流程必須是基於你企業目前的情況,結合自身文化,盲目照搬遠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每當說到文化,我們就有意識的想到,牆上的勵志口號和衣服上LOGO,偶爾的外出團建,實際上我們只是在形式上的統一,想要搭建一個企業文化,是需要思想上的共識,共同的舉動以及共同的語言。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思想上的意識是指員工的目標和企業的目標是息息相關,步調一致走起來才會更輕鬆,共同的行為習慣,簡單來說,維護公司利益是每一個自發願意去的行為,而不是強制性,這些行為的養成需要激勵手段和管理制度。

再一個是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體現在員工行為上,你說你企業價值觀有多大影響力,從員工的行為就可以看出來,營造一個互幫互助的環境,但是實際上都是各自忙各自的事情,連互動交流也沒有,談什麼價值觀還不如深入到員工身邊看看。

企業文化搭建還是變革,需要激勵也需要流程,也就是說企業希望你的員工變成什麼樣子?並肩作戰一定是志同道合,不然分道揚鑣是遲早的事情。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沒有重視文化,是因為不知道從何下手,只有對業績的考核,沒有聽過對文化的考核,文化用懲罰的方式也明顯不合適。

對於文化這一塊,用激勵的方式讓員工養成習慣,想要參與一些分外事情,礙於崗位職責,員工不好意思主動,如果想要改變這一問題,你給員工搭建這個平臺並給予肯定!

積分管理重視員工多方面發展,當管理者覺得這個任務是可以提升員工的能力,直接發佈到任務窗口,並懸賞積分,自己感興趣的員工就可以領取任務並完成,得到獎分,這是一個變被動為主動的過程。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再一個是互幫互助型,跨部門協作,技術部在接手項目之後,需要對接資料問題,但是技術部沒有太多時間來做這個事情,作為公司其他部門人員可以申請協助,參與項目,可以讓參與人員得到獎分,這就激勵員工主動參與。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不管你是處於公司什麼崗位,你所做的工作是被認可的,這是精神的滿足,員工在工作找到自己價值才是留人的方式。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積分又與分配相關,也就是說公司的激勵可以設置成多個板塊,有工作板塊、文化板塊等,這些獎金的分配有一定的佔比,公司的福利待遇不可全部用在工作上,在文化這一塊也需要一定的獎勵!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積分可以用在工作,也可以用企業文化上,但是前期你必須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員工按照流程形成行為習慣,形成屬於自己企業的文化!

為什麼我們總是參照別人的企業文化?被複制的企業文化死得更快!

總體而言,經濟的發展是一個文化過程。雖然短期的經濟行為可以用經濟邏輯來解釋,但長期的經濟行為一定會進入文化邏輯。一個人、一個企業都是如此。企業要獲得長久的競爭優勢和永續的發展,必須有企業文化作為支撐,必須培育一種長青的企業文化。

如何導入積分管理搭建企業文化、如何提升員工執行力的積分管理方案,點擊下文“查看方案資料”領取一份積分管理方案或者體驗積分管理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